[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9173.8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欢欢;杨双锁;郭子奇;牛少卿;鲍飞翔;糜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9/18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墙防绕流 渗水 工字钢 接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包括由两块翼板型钢(1)和一块腹板型钢(2)焊接而成的工字钢;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字钢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与先期槽段钢筋笼(9)的水平分布筋(7)焊接形成整体,所述工字钢一侧的翼板型钢外侧分别焊接有止浆铁皮(3),所述止浆铁皮(3)与槽段侧壁贴合;
所述工字钢另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对称设置有橡胶止水带(4),该工字钢另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放置有后续槽段钢筋笼(10),所述后续槽段钢筋笼(10)中水平分布筋(7)和端头钢筋(8)的连接处通过密封竖筋(5)连接,所述后续槽段钢筋笼(10)通过密封竖筋(5)与工字钢另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的橡胶止水带(4)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的两块翼板型钢(1)底部具有刃脚(11),所述刃脚(11)长度不小于1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铁皮(3)厚0.5~1mm、宽1~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4)厚1~2cm、宽1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带(4)呈波浪形,端头部到尾部逐渐增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竖筋(5)选用φ20的热轧光圆钢筋。
7.一种地下连续墙防绕流、防渗水工字钢接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预制先期槽段钢筋笼(9),将工字钢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与先期槽段钢筋笼(9)的水平分布筋(7)焊接形成整体,工字钢一侧的翼板型钢外侧分别焊接止浆铁皮(3),工字钢另一侧的翼板型钢内侧分别粘结橡胶止水带(4);
(2)、预制后续槽段钢筋笼(10),在后续槽段钢筋笼(10)中的水平分布筋(7)与端头钢筋(8)的转角连接处焊接密封竖筋(6);
(3)、先期槽段成槽,成槽完成后吊放焊接有工字钢接头的先期槽段钢筋笼(9),要求工字钢接头底部刃脚(11)插入槽段底部土层不小于1m,然后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4)、后续槽段成槽,成槽完成后吊放后续槽段钢筋笼(10),要求密封竖筋(5)与工字钢翼板型钢内侧橡胶止水带(4)紧密贴合,然后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
(5)、如此往复,完成所有槽段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91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