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8750.1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季静静;范春晖;王跃彪;吴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61/02 | 分类号: | C07C261/02;C08G7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酚 氰酸 树脂 单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合成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氰酸酯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具有突出的电性能,在宽频带范围内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和介电损耗值,是制造高频高速印刷电路板、高性能透波材料和航空结构材料的基础原材料,氰酸酯树脂已被公认为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的树脂品质之一。
目前,市场上氰酸酯品种主要有双酚A型、双环戊二烯型、双酚E型、酚醛型、双酚M型等型号。未见双酚C结构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合成技术,双酚C氰酸酯除了具有氰酸酯的普遍特性外,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非常适合于对阻燃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实现清洁生产、工序简单的新型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一种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双酚C溶解在含5到8个C原子的烷烃类有机溶剂中,卤化氰冷却在液体状态备用,双酚C的结构是如下:
b、将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通过不同进料管喷入至反应容器,双酚C:卤化氰:三乙胺反应物摩尔比为:1:1.2~1.5:1.3~1.9,反应温度控制在-8℃~12℃,反应时间控制在5-20分钟;
c、反应完成后,双酚C氰酸酯自行析出。
所述步骤a中所用烷烃类有机溶剂为下列之一或一种以上的混合溶剂:环戊烷、甲基环己烷、环己烷。
所述步骤b中进料管内径为5-10cm,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进料速度控制范围分别为20-45kg/min、7.5-9kg/min、12-14kg/min。
所述步骤a中溶解双酚C的有机溶剂量为150-450ml/mol。
所述步骤b中双酚C溶液、卤化氰、三乙胺喷入实现湍流的阶梯反应容器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氰酸酯结构中引入甲基,从结构上满足了阻燃特性的要求,提升了产品的本征阻燃性能;本方法合成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纯度≥9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现一种新型结构的氰酸酯树脂单体的制备方法,该结构氰酸酯称为双酚C氰酸酯。
实施例一:
取30.5kg双酚C溶解在35L环己烷中,降温至0℃,然后将7.4g液态氯化氰、13.2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1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25kg/min、8.5kg/min、13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6℃~6℃,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实施例二:
取30.8kg双酚C溶解在30L环戊烷中,降温至0℃,然后将8kg液态氯化氰、15.2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1.5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28kg/min、8.1kg/min、13.8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0℃~5℃,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实施例三:
取32.4kg双酚C溶解在35L甲基环己烷中,降温至-2℃,然后将9kg液态氯化氰、18kg三乙胺,通过管内径为3cm的三根不同的进料管,分别以30kg/min、8.5kg/min、13.3kg/min喷入激烈湍流的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4℃~10℃,反应结束后,水洗、过滤、烘干,得到双酚C氰酸酯树脂单体。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天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