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唾液中阿斯匹林含量的双发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8549.3 | 申请日: | 2017-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厉;孙琳;郑佳红;戴江栋;吴易霖;戴晓晖;李春香;闫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唾液 中阿斯匹林 含量 发射 荧光 探针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卫生检验技术领域,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人体唾液中阿斯匹林含量的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已应用百年的镇痛、解热、抗炎药物,阿斯匹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关节痛、牙痛、风湿、发热、感冒等,同时还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血栓、消化道肿瘤等。但人体大量长期使用阿斯匹林会出现胃黏膜损伤、肝损害、肾损害等诸多功能障碍。其药物血液浓度较高时(>200μg/mL),会出现明显副作用,常见如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甚至胃肠道出血或溃疡等。因此对其进行人体含量的监控与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于检测阿斯匹林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仪器分析方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传感器等。但这些仪器检测方法,样品处理复杂,检测费用昂贵,且耗时长。因此,对能够简单、快速、有效检测人体中阿斯匹林含量的方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本发明采用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方法对人体唾液中阿斯匹林进行检测,相比较于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该法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准确度高;而相比于普通单发射荧光检测方法,本方法优在可消除光漂白和探针负载、留存及设备照明稳定性等引起的数据失真,并且本方法肉眼可判断,精确度更高,具有更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的方法对人体唾液中阿斯匹林的含量进行检测。与普通荧光探针相比,本方法的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本身包括两个谱带,当探针与待检测物阿斯匹林结合后,这两个谱带之间的相对强度发生变化,荧光颜色变化更加明显。
一种检测唾液中阿斯匹林含量的双发射荧光探针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两种不同颜色碲化镉量子点探针(绿色发光量子点探针,green-emitting quantum dots,下文中简称g-QDs;红色发光量子点探针,red-emitting quantum dots,下文中简称r-QDs)的制备:
适量碲粉,碲氢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在氮气氛中,于离心管中超声制备碲氢化钠溶液。随即将其加入到氯化镉和巯基乙酸混合溶液中,在氮气保护下,高温分别回流反应不同的时间。完成后获得g-QDs和r-QDs。
(2)硅涂层包埋红色发光量子点探针(r-QDs embedded in SiO2,下文中简称r-QDs@SiO2)的制备:
适量r-QDs溶液与乙醇溶液于锥形瓶中混合,加入适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四乙氧基硅烷和氨水,继续搅拌。随后再加入适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搅拌。反应完成后,离心分离,洗涤数次后,得到r-QDs@SiO2。
(3)双发射荧光探针(下文中简称r-QDs@SiO2@g-QDs)的制备:
适量r-QDs@SiO2与g-QDs分散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加入适量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混合溶液,室温避光搅拌。离心洗涤后,获得双发射荧光探针r-QDs@SiO2@g-QDs,重新分散在水相中,以备检测使用。
步骤(1)中,所加入的碲粉,氯化镉,巯基乙酸的摩尔量比为0.5:1.0:2.4;氯化镉(CdCl2)和巯基乙酸(TGA)混合溶液的pH值为11.2;所述回流温度为100℃。
步骤(1)中,绿色碲化镉量子点探针g-QDs的回流反应时间为2-4小时,红色碲化镉量子点探针r-QDs的回流反应时间为20-24小时。
步骤(2)中,所加入的r-QDs溶液,乙醇溶液,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的体积比为10mL:40mL:50μL,其搅拌时间为5小时。
步骤(2)中,所加入的四乙氧基硅烷(TEOS)和氨水溶液与r-QDs溶液体积比为1.2:1.2:10,其搅拌时间为12小时。
步骤(2)中,为改善无机硅表面性能,增加表面氨基,再次加入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体积与r-QDs溶液体积比为10mL:100μL,其搅拌时间为12小时。
步骤(3)中,所述r-QDs@SiO2与g-QDs溶液体积均为100μL。
步骤(3)中,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比例为12mg:40μL:36mg。
步骤(3)中,所述室温避光搅拌时间为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8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水基压裂液
- 下一篇:一种氧化物/金属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