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儿童笔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7498.2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桂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桂艳 |
主分类号: | B43K23/008 | 分类号: | B43K2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口 儿童笔套 握笔 插入凹槽 对称侧壁 儿童练习 筒状结构 握笔姿势 后侧壁 垂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笔套,包括筒状结构的本体(1),所述本体(1)左右两对称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3)和第二凹口(2),且第二凹口(2)高度低于第一凹口(3),本体(1)后侧壁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本体(1)轴线的第三凹口(4),且第三凹口(4)高度小于第二凹口(2),使得第三凹口(4)、第二凹口(2)和第一凹口(3)距本体(1)下端的距离依次增加。本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凹口(4)、第二凹口(2)和第一凹口(3),使得儿童在握笔时,三个握笔手指可对应插入凹槽内,便于儿童练习握笔姿势,快速且准确学会握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笔套,属于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由最初的鹅毛笔一步一步发展至现有的碳素笔,而笔本体的形状不外乎于柱状结构,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使得人们在长时间写作时,需要正确把握握笔姿势,减小手指的受力。正确的握笔姿势会在后续的写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儿童在最开始学习握笔时就应该规范。由于现有的笔的柱状结构使得儿童在练习握笔时很困难,不易握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儿童快速学会握笔姿势的儿童笔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儿童笔套,包括筒状结构的本体,所述本体左右两对称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且第二凹口高度低于第一凹口,本体后侧壁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本体轴线的第三凹口,且第三凹口高度小于第二凹口,使得第三凹口、第二凹口和第一凹口距本体下端的距离依次增加。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本体材质为软橡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制作成本低廉。本装置通过在本体的外侧壁依次有低至高设置有第三凹口、第二凹口和第一凹口,第二凹口和第一凹口设置在左右两侧,而第三凹口则横向设置,且垂直于本体轴线,使得儿童在握笔时,三个握笔手指可对应插入凹槽内,便于儿童练习握笔姿势,快速且准确学会握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是上杯体,2是连接部,3是下杯体,4是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儿童笔套,包括筒状结构的本体1,所述本体1左右两对称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口3和第二凹口2,且第二凹口2高度低于第一凹口3,本体1后侧壁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本体1轴线的第三凹口4,且第三凹口4高度小于第二凹口2,使得第三凹口4、第二凹口2和第一凹口3距本体1下端的距离依次增加。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凹口4、第二凹口2和第一凹口3,第二凹口2和第一凹口3设在本体1左右两侧且第二凹口2高度低于第一凹口3,而第三凹口4横向设在本体的后侧壁上,且高度低于第二凹口2高度,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将本装置的本体1直接套入笔外侧并调整至适当位置,使得儿童在握笔时,三个握笔手指(大、食和中指)可对应卡入上述对应的三个凹槽内,便于儿童练习握笔姿势,快速且准确学会握笔。
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本体1材质为软橡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进一步优选本体1材质为软橡胶,便于直接套于笔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桂艳,未经胡桂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