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7416.4 | 申请日: | 201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马献力;张业;余砚成;邝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9/60 | 分类号: | C07F9/60;C07F9/6561;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唐智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啉 磷酸酯 衍生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是取3‑甲醛基‑6‑甲氧基‑2(1H)‑喹啉酮和(4‑氨基‑苄基)‑磷酸二乙酯溶于乙腈置于厚壁耐压瓶中,在温度为120℃下、搅拌反应而得。该衍生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活性较常用抗肿瘤药物5‑FU更高,且对人肝正常细胞HL‑7702毒性更低。本发明所述衍生物的结构式如下:
本申请是“2(1H)-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6年5月9日,申请号为:201610299957.X,发明名称为:2(1H)-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2(1H)-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防治癌症是人们高度关注的健康问题,新型抗癌药物的研发是当前药物研究的热点。
氨基磷酸酯是天然氨基酸的结构类似物,它们参与有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遗传表达等几乎所有的生化过程,因此磷酸(酯)基对药物的改造与修饰成为现代药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Mucha A.;Kafarski P.;Berlicki Y.;J.Med.Chem.,2011,54,5955;Hecker Scott J.;Erion Mark D.;J.Med.Chem.,2008,51,2328;Schultz C.;Bioorg.Med.Chem.,2003,11,885.),加之碱性磷酸酶在部分癌细胞表面呈高表达状态,因此,氨基磷酸酯基团的引入和建构被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等的设计研究中(HeckerScott J.;Erion Mark D.;J.Med.Chem.,2008,51,2328)。
但现有技术中并未见有在3位上引入功能性基团磷酸酯制备2(1H)-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系列结构新颖的2(1H)-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下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为氢(H)、甲基(CH3)、甲氧基(OCH3)或者是与R2形成1,2-亚甲二氧基(CH2-O-CH2);
R2为氢(H)或者是与R1形成1,2-亚甲二氧基(CH2-O-CH2);
R3为烷基或芳香基。
上述通式(I)中,R3进一步优选为丁基(CH3-CH2-CH2-CH2-)、苯基或取代苯基,其中取代苯基具体可以是对甲苯基、间甲苯基、对氯苯基、对硝基苯基、对氟苯或对三氟甲基苯基等。
上述式(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取式(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和式(Ⅳ)所示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于加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即得到目标产物粗品;
其中,
R1为氢(H)、甲基(CH3)、甲氧基(OCH3)或者是与R2形成1,2-亚甲二氧基(CH2-O-C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7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晶体
- 下一篇:一种喹啉酮磷酸酯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