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功能发现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6994.6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3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洋;吴义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功能 发现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网络功能发现方法及设备。该方法中,NRF接收第一发现请求,所述第一发现请求中包括目标NF所对应的级别信息;所述NRF根据所述级别信息向中心数据库发送第二发现请求;所述中心数据库确定目标NF的信息,所述NF的信息包括所述NF的身份标识信息,确定出的目标NF的级别与所述级别信息对应的级别一种,并将目标NF的信息发送给所述NRF;所述NRF发送发现响应,发现响应中包括目标NF的信息。上述方法中,NRF接收到发现请求后,从中心数据库中获取NF的信息,因此可以不再对NRF进行多层部署,进而使得请求者在发送NF发现请求时可以不再进行复杂的NRF选择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发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fifth generation,5G)的基于服务的架构(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SBA)可以如图1所示,该架构引入了网络功能存储功能(NFrepository function,NRF),主要用于支持以下功能:1)支持服务发现功能,接收NF发现请求,并将目标NF的信息发送给请求者;2)维护可用的NF及其支持的服务的NF配置文件。在现有技术中,对NRF进行了多层部署,包括:
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级别的NRF,可以配置有整个PLMN中的NF的信息;或者,也可以仅配置有PLMN级别的NF的信息,用于提供PLMN级别的网元发现服务。例如,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为PLMN级别的网元,若NF发现请求用于请求UDM的发现服务,PLMN级别的NRF可以为其提供发现服务。
共享切片(shared-slice)级别的NRF,可以配置有一组网络切片中的NF的信息;或者,也可以仅配置有共享切片级别的NF的信息,用于提供公共(common)网元的发现服务。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为共享切片级别网元,若NF发现请求用于请求AMF的发现服务,共享切片级别的NRF可以为其提供发现服务。
特殊切片(slice-specific)级别的NRF,即配置有一个网络切片中的NF的信息;或者,也可以仅配置有特殊切片级别的NF的信息。例如,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为特殊切片级别的网元,若NF发现请求用于请求SMF的发现服务,特殊切片级别的NRF可以为其提供发现服务。
因此,发起NF发现过程的请求者,需要预先配置有各级别的NRF的信息,在发起NF发现过程时,需要根据所请求发现的目标NF的级别选择相应的NRF,并向选择出的NRF发送NF发现请求。例如,若AMF请求提供UDM的发现服务,需要先选择出PLMN级别的NRF并发送NF发现请求,若将NF发现请求发送给特殊切片级别的NRF,则特殊切片级别的NRF由于没有存储PLMN级别的NF的信息,无法为其提供发现服务。
对于发起NF发现过程的请求者,需要配置大量NRF的信息,且每次发起NF发现服务时,都需要选择相应的NRF,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NF发现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NF在发送NF发现请求时,需要先经过较为繁琐的NRF选择过程才能将NF发现请求发送给选择出的NRF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NF发现方法,包括:
NRF接收第一发现请求,该第一发现请求中包括目标NF所对应的级别信息;NRF根据请求中的级别信息向中心数据库发送第二发现请求;中心数据库确定目标NF的信息,并向NRF发送第一发现响应,该第一发现响应中包括目标NF的信息,其中,NF的信息包括NF的身份标识信息;NRF在接收到第一发现响应后,发送第二发现响应,该第二发现响应中包括目标NF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