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可逆损耗定量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6854.9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傲 |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可逆 损耗 定量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可逆损耗定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比功率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
尽管锂离子电池具有许多突出有点,但是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电池的容量和能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测量锂离子电池的可逆损耗,申请号为201410564161.3的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可逆损耗的定量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对损耗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需要拆解电池,并提取液溶出负极的锂。采用该种方法,尤其是对于手机、平板类的用户电池,其十分麻烦,且再次利用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可逆损耗定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锂电池可逆损耗定量检测方法,包括:
A、在温度T的环境内获取锂电池首次使用时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S1和锂含量初始含量P,其中,V2小于V1;
B、检定时同样在温度T的环境内获取锂电池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S2;
C、根据时间S1、时间S2、锂含量初始含量P计算损耗。
本方案根据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及锂含量初始含量P计算电池的损耗,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且不会影响二次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电压V1与电压V2之间的压值差为0.1V至0.5V,且电压V1的大于等于额定电压的80%。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电压V1与电压V2之间的压值差为0.3V,且电压V1为额定电压的95%。
作为优选,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时,以0.01至0.05C倍率电流进行恒流放电。
作为上述方案进一步的,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时,以0.01 5C倍率电流进行恒流放电。
作为优选,步骤C中计算损耗的具体方法为:P*(S2/S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及锂含量初始含量P计算电池的损耗,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且不会影响二次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锂电池可逆损耗定量检测方法,包括:
A、在温度T的环境内获取锂电池首次使用时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S1和锂含量初始含量P,其中,V2小于V1;
B、检定时同样在温度T的环境内获取锂电池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S2;
C、根据时间S1、时间S2、锂含量初始含量P计算损耗。
根据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的时间及锂含量初始含量P计算电池的损耗,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且不会影响二次使用。整个过程不需要拆解电池,易于推广使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用优化,即所述电压V1与电压V2之间的压值差为0.1V至0.5V,且电压V1的大于等于额定电压的80%。将电压V1设置在该段内,其电压V1与电压V2之间变化率较平缓,有利于提高准确率。
实验室数据表明,将电压V1与电压V2之间的压值差设置为0.3V,且电压V1为额定电压的95%时其准确率最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用优化,即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时,以0.01至0.05C倍率电流进行恒流放电。
实验室数据表明,从电压V1放电到电压V2时,以0.01 5C倍率电流进行恒流放电时其准确率最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用细化,即步骤C中计算损耗的具体方法为:P*(S2/S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傲,未经李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8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