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6642.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睿;王小瑾;王慧;李水莲;马新灵;魏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3/30 | 分类号: | F24S23/30;F24S23/70;F24S23/77;F22B1/00;H02S40/44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8 | 代理人: | 黄红梅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热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槽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清洁环保,总量巨大,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绿色能源。但是太阳能的能流密度比较低,所以需要增大能量收集面积,而增大收集面积意味着设备收集面的增大,投入和维护的成本增高。为降低设备的投入和维护成本,提升太阳能收集利用效率,是太阳能利用的必经之路。
而目前,传统光伏电池效率受其技术瓶颈的影响,只能达到15%左右的效率,其成本相对于传统发电方式依旧没有优势,而聚光光伏电池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电池的效率,Spectrolab开发的多节光伏电池效率高达36.9%,同时,采用聚光太阳电池可以利用廉价的聚光器代替电池,所以通过聚光的方式进行发电,可以缩减电池面积和太阳能的收集面积,降低推广成本,但是,现存聚光设备的聚光比仍然较低,无法充分利用聚光太阳电池的特性。
另外,采用聚光光伏电池在高聚光比的情况下会产生高温,从而又降低电池的效率,且电池在高温下极易受损。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具有高聚光比、热能可回收利用、降低应用成本的一种槽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式太阳能热电联供系统,包括支架、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槽式反射器、安装在所述槽式反射器的反射光路聚集处的二次平面反射器和安装在所述二次平面反射器的反射光路上的菲涅尔透镜,所述菲涅尔透镜后侧安装光伏电池,所述光伏电池外接光伏发电系统。
基上所述,所述槽式反射器包括弧形玻璃板、镀设在所述弧形玻璃板下的银层、镀设在所述银层下的铜层和镀设在所述铜层下的底层,所述二次平面反射器的两端分别通过长臂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槽式反射器上对应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卡位,所述菲涅尔透镜安装在所述槽式反射器的安装卡位处。
基上所述,所述光伏电池的上端对应所述菲涅尔透镜设置,所述光伏电池的下端通过导热胶连接热量回收装置。
基上所述,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保温材质制成的带有内腔的主体、安装在所述内腔中的导热管、装入所述导热管中的纳米流体和埋设所述导热管的导热硅脂,所述导热胶贴在所述导热硅脂上,所述导热管外接储热设备或换热设备。
基上所述,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括蒸发器、设于所述蒸发器中的毛细金属丝网、和连接该蒸发器的热交换设备,所述蒸发器为长方体,所述蒸发器的上端面为导热面,所述蒸发器的侧面和底面为保温面,所述蒸发器的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液态工质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气态工质出口,所述热交换设备分别连接所述液态工质入口和所述气态工质出口,所述导热胶贴在所述导热面上。
基上所述,所述蒸发器的一侧面均布至少两个液态工质入口,各所述液态工质入口分别通过分流管路汇集至总入口,所述热交换设备的换热工质输出端连接所述总入口;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面均布至少两个气态工质出口,各所述气态工质出口通过合流管路汇集至总出口,所述热交换设备的换热工质回流端连接所述总出口。
基上所述,所述热交换设备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下部设置冷媒进口,所述换热箱的上部设置冷媒出口,所述换热箱内安装纵向布置的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上端端口为所述换热工质回流端,所述换热管路的下端端口为所述换热工质输出端。
基上所述,所述支架包括两条支腿、连接在两条支腿之间的支撑轴和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网状框架,所述槽式反射器、所述光伏电池和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均安装在所述网状框架上,所述二次平面反射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长臂安装在所述网状框架上。
基上所述,还包括太阳能追踪系统,所述太阳能追踪系统驱动所述网状框架围绕所述支撑轴转动,转动速度根据太阳起落的速度设置。
基上所述,所述光伏电池呈长条形,所述光伏电池的上端铺设一层玻璃层。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槽式反射器和二次平面反射器的两次反射,以及菲涅尔透镜的折射,聚光比得到成倍提高,由于提高聚光比,光线收集面积减小,降低设备成本,同时,菲涅尔透镜的应用面积也得到控制,克服了其制造成本高、耐久性差所导致的更换成本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蜂窝板式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