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6217.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9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龙;吉方;敬兴久;文小平;罗锋;夏欢;吴纪国;徐健;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 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静压 支承 自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可应用在非球回转对称零件的姿态调整中,所述装置中的底座与盖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橡胶垫设置在底座与盖板之间,外框设置于底座的上部,内框置于外框的环形内侧,并与外框通过螺钉连接,在外框与内框之间设置有一环形腔。在底座分别设置有环形分布的节流孔Ⅰ、节流孔Ⅱ、进气孔Ⅰ、排气孔、环形槽。本发明中采用空气静压支承技术,依靠球面自调心原理,实现被调整姿态零件与工装间无摩擦自动对心调节,保护零件表面质量;同时,采用真空负压实现被调整姿态零件调整后的姿态相对于该装置保持不变,减少了人工调节和检测,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调心,调整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静压支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本发明能够应用在非球回转对称零件的姿态调整中,能够实现非球回转对称零件中心轴线的自动调整。
背景技术
目前在装配现场的零件姿态调整中,特别是非球回转对称零件的姿态调整,采用人工调整与测量相结合的反复迭代方式,姿态调整效率低;测量非球回转对称零件轴线时需将零件置于回转台中,且回转台的精度影响测量结果;零件进行姿态调整时,与工装之间的摩擦等也将损伤零件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零件姿态调整复杂,效率低,表面损伤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用于非球回转对称零件的姿态调整,实现非球回转对称零件中心轴线的自动调整,减少人工调节和检测,提高调整效率,保护零件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包括底座、外框、内框、橡胶垫、盖板。其中,底座的内表面为球面,球面底部为圆柱面。外框、内框均为环形结构,外框的内表面为圆环面,内框的内表面由锥面和圆环面组成。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底座下部设置有环形的盖板,底座通过螺钉与盖板固定连接,环形的橡胶垫设置在底座与盖板之间。所述的外框设置于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内框设置于外框的环形内侧,并与外框通过螺钉连接,在外框的内环面与内框的外环面之间设置有一环形腔。在底座的球面上设置有环形分布的节流孔Ⅰ、节流孔Ⅱ,底座的球面与被调整姿态的零件外表面形成气膜间隙。在底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孔Ⅰ、排气孔、环形槽,进气孔Ⅰ与环形槽相通,高压气体从进气孔Ⅰ进入底座的环形槽内,排气孔与底座的底部圆柱面相通,调整姿态零件与底座之间的空气从排气孔排出,形成负压固定零件姿态。所述的内框上设置有节流孔Ⅲ,内框的锥面与被调整姿态的零件外表面形成气膜间隙。外框上设置有进气孔Ⅱ,进气孔Ⅱ与环形腔相通,高压气体从进气孔Ⅱ进入外框与内框之间的环形腔内。
所述的底座、外框、内框为同圆心设置。
所述的节流孔Ⅰ、节流孔Ⅱ中的节流孔对应设置。
所述的节流孔Ⅰ、节流孔Ⅱ的节流孔数量均为8~16个。
本发明的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采用空气静压支承技术,依靠球面自调心原理,实现被调整姿态零件与工装间无摩擦自动对心调节,保护零件表面质量;同时,采用真空负压实现被调整姿态零件调整后的姿态相对于该装置保持不变,减少了人工调节和检测,本发明结构简单,自动调心,调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空气静压支承自调心装置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底座俯视图;
图中 1. 底座 11. 节流孔Ⅰ 12. 节流孔Ⅱ 13. 进气孔Ⅰ 14. 排气孔 15. 环形槽 2. 外框 21. 进气孔Ⅱ 23. 环形腔 3. 内框 31. 节流孔Ⅲ 4. 橡胶垫 5.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6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防滑轴承
- 下一篇:防尘盖散热型滚珠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