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64569.3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敏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6200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龙虾 人工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的营养众所周知,目前小龙虾养殖在我国迅猛发展,而小龙虾在成长过程中,小龙虾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相互之间经常咬伤,造成了小龙虾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降低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小龙虾产量的小龙虾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小龙虾的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1.5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隐蔽体;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大于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0%;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15%;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0-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10天换水一次,10-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养殖池的处理、水藻的种植、培水,以及小龙虾幼苗的投放、饲料喂养、后期的管理等的合理设置,使得小龙虾幼苗在成长过程中有效保证了水体的含氧量,建立了良性的生态环境,同时有效降低了小龙虾感染疾病的几率,提高了小龙虾的成活率,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小龙虾的养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池选择:小龙虾养殖池为一半埋式长方体,池深1.2m,且在池底两侧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分别设置有防逃网,且所述的养殖池上还设置有溢流口,而在养殖池的四周还设置防逃网,同时在养殖池中该设置用于校龙虾退壳栖息的竹筒;
(2)养殖池前处理:对所述的养殖池进行清淤、冲洗、暴晒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消毒水为石灰水;
(3)培水:养殖池进水后,向水体中施加复合肥进行培水,复合肥的磷氮比为1:8,且水体的温度为24-26℃,水体的pH值为7.5-8;
(4)种植水藻:在所述的养殖池中种植水藻,形成有益藻相,形成水藻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面积的65%;
(5)投放小龙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万尾小龙虾;
(6)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向养殖池中投放小龙虾饲料,饲料分三次投放,早上投放当日投放量的10%;下午投放日投放量的45%;晚22时投放日投放量的余量,且日投放量为小龙虾体重的60%,此外,需要保证养殖池中氧气量在5.0-6.0mg/L,5天换水一次,15天杀菌一次,直至捕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敏,未经杨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5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