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编织袋薄膜生产用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4350.3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首市鹏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28 | 分类号: | B65H75/28;B65H7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编织袋 薄膜 生产 滚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编织袋薄膜生产用滚筒,属于薄膜生产装置领域。包括筒体和扣板;筒体为一空心圆柱状圆筒,筒体的一端面上装设有控制按钮;筒体的轴向侧开设有一槽,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一软质层,槽的底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槽的底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装设有一同步汽缸;扣板与筒体上开设的槽相配合;扣板的一侧面上装设有若干铆钉,扣板的一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固定槽,扣板的两侧边缘位置均设有第二软质层;扣板通过固定槽与槽上装设的同步汽缸的一端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滚筒。本发明通过对滚筒进行设计为筒体和扣板的组合形式,实现了生产塑料薄膜滚筒在收卷工作开始时滚筒对塑料薄膜的自动安全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生产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编织袋薄膜生产用滚筒。
背景技术
在薄膜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生成完成的薄膜进行卷制处理,以便于将薄膜进行空间位移实现对薄膜的二次加工,而传统的卷制方法采用滚筒对生产完成的薄膜进行卷制,传统的滚筒为一圆柱状,在卷制过程开始阶段,往往需要手动将薄膜通过手动翻转几转滚筒对薄膜进行固定或者在滚筒进行转动时进行简单固定;往往实际生产中操作者在滚筒进行转动时对薄膜进行固定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怎样实现对薄膜生产过程中对薄膜的安全卷制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编织袋薄膜生产用滚筒,通过对滚筒进行设计为筒体和扣板的组合形式,实现了生产塑料薄膜滚筒在收卷工作开始时滚筒对塑料薄膜的自动安全固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编织袋薄膜生产用滚筒,包括筒体和扣板;所述筒体为一空心圆柱状圆筒,所述筒体的一端面上装设有控制按钮;所述筒体的轴向侧开设有一槽,所述槽的两侧壁上均设有第一软质层,所述槽的底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槽的底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装设有一同步汽缸;所述扣板与筒体上开设的槽相配合;所述扣板的一侧面上装设有若干铆钉,所述扣板的一侧面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固定槽,所述扣板的两侧边缘位置均设有第二软质层;所述扣板通过固定槽与槽上装设的同步汽缸的一端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滚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层为橡胶或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第一软质层厚度为0.5-2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软质层为橡胶或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第二软质层厚度为0.5-2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软质层和第二软质层均采用橡胶或塑料材质制成,有效的防止扣板与筒体对塑料薄膜进行固定后,因外力扣板与筒体对塑料薄膜产生破坏,影响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2-20个,所述铆钉的数量为2-20个。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为10个,所述铆钉的数量为10个。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数量与铆钉的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铆钉的钉头形状与凹槽形状相匹配,通过钉头与凹槽的配合,实现扣板与筒体对塑料薄膜进行初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和扣板均为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制成使得筒体和扣板具有高强度,不易损坏,同时筒体采用空心砖,有效的节约材料减轻重量,有利于生产管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滚筒进行设计为筒体和扣板的组合形式,实现了生产塑料薄膜滚筒在收卷工作开始时滚筒对塑料薄膜的自动安全固定,同时筒体和扣板上均设有软质层,有效防止金属制的扣板与筒体对塑料薄膜产生破坏。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首市鹏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界首市鹏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宽度可调节的漆包铜线用收线导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会计凭证卷绕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