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877.4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五星;范勇;赵明;王由好;万明辉;黄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解 沉淀 使用方法 | ||
1.一种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内部设置有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将所述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分为顶部连通的厌氧水解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水解区顶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沉淀区顶部连接有出水渠;所述厌氧水解区设置有含有厌氧菌的污泥;
所述厌氧水解区平行设置有导流板和若干挡板组件,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进水管,所述挡板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波形板和第二波形板;所述第一波形板与所述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的底板和侧壁固定连接,与顶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波形板与所述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的顶板和侧壁固定连接,与底板间隔设置;
所述沉淀区包括底部的集泥槽和设置于顶部的若干出水槽,所述集泥槽的底部与排泥管连通,所述出水槽一端通过固定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渠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形板的波峰与所述第二波形板的波峰相对,所述第一波形板的波谷与所述第二波形板的波谷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槽通过回流污泥管与所述厌氧水解区连通,所述回流污泥管上设置有回流污泥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槽为圆锥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的底板设置有圆锥形缓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槽下方设置有斜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水解区设置有竖向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厌氧水解区分割为相互独立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区和第二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其特征在于,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在与所述进水管的连接处的侧壁上,设置有配水箱,所述配水箱一端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和第二区连通。
9.一种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在厌氧水解区设置含有厌氧菌的污泥;
S2:将预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所述厌氧水解区,经若干挡板组件折流后充分水解、酸化;
S3:经水解、酸化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污泥经沉淀进入集泥槽,上清液进入出水槽并经出水渠排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厌氧水解沉淀池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4:集泥槽中的部分污泥,在回流污泥泵的作用下,经回流污泥管回流至所述厌氧水解区,保持厌氧菌所需最佳的污泥浓度,多余的污泥经排泥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8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解酸化池布水的点对点布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