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网关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744.7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德;吴业俊;柳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66 | 分类号: | H04L12/66;H04L29/06;G08C17/02;H04M1/725;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34133 | 代理人: | 汪锋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网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关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网关。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家居安防及家庭设备实现智能化已经成为家庭现代化的趋势。人们希望将家庭设备连接起来,构筑舒适、安全、方便的信息化居住空间,从而满足人们在家中生活、工作、娱乐和交流的需要。在传统的家居应用中,为实现智能安防和智能家电控制,常采用一个中控装置,将家庭内部的家庭设备通过有线方式与该中控装置通讯连接,通过该中控装置对家庭内部的智能化家电设备进行控制。如上所述,家庭网络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上述采用的中控装置通过有线方式与家庭设备连接而进行控制,由于连接的家庭设备越多,布线越繁琐且影响家庭环境。该主控装置不能实现于外网的通信连接,来实现用户对家庭设备的远程监控及管理,而且这种智能设备没有设置加密功能,不能保障数据安全以及家居安防安全;并且这种智能设备的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发明一种智能网关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网关,包括控制设备、智能网关、受控设备、以太网和外界电源,所述控制设备和受控设备均通过信号连接智能网关,所述以太网和外界电源均与智能网关电性连接,所述智能网关包括加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接口模块、供电模块和监测模块。
优选的,所述加密模块的输出端为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的连接端为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连接端分别为无线收发模块和数据储存模块,且无线收发模块和数据储存模块均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器,所述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为中央处理器,所述供电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监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为中央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包括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
优选的,所述接口模块包括Rs-232-c接口和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控制设备的连接端为加密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中ZigBee模块的连接端为受控设备。
优选的,所述以太网的输出端为接口模块上的Rs-232-c接口,所述外界电源的输出端为供电模块。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在智能网关上设置有数据储存模块,使得本装置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能够存储感知信息和控制信息;在智能网关上设置有加密模块,使得本装置具有数据加密的功能,实现对物联网数据传输的数据加密,保障数据安全;在智能网关上设置有无线收发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包括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ZigBee模块和WiFi模块的设置使得控制设备在近距离下可快速控制受控设备,ZigBee模块的设置可降低控制的延时速率以及提高了控制的安全性,WiFi模块的设置可增加智能网关的功能;在智能网关上设置有监测模块,使得本装置配合受控设备上的传感器能检测受控设备的实时状态,方便控制设备对受控设备的控制;本装置将安防报警、家电控制、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无线路由的功能集于一身,并且可通过移动智能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居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收发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口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网关的通信流程示意图。
图中:控制设备1、智能网关2、加密模块21、数据接收模块22、中央处理器23、无线收发模块24、ZigBee模块241、WiFi模块242、数据储存模块25、接口模块26、Rs-232-c接口261、USB接口262、供电模块27、监测模块28、受控设备3、以太网4、外界电源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电信器材贸易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