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板的制作方法、焊接板和热板焊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3644.4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明;吴耀辉;张益升;阕举焜;宋英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16 | 分类号: | C23C14/16;C23C14/08;C23C14/06;C23C14/34;C23C28/00;B29C6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锦辉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板 基材层 金属粘结层 金属氮化物层 热板焊接装置 焊接 金属氧化物层 低表面能 塑胶材料 杂质残留 镀膜层 高硬度 耐高温 热板焊 粘附 制作 塑胶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板的制作方法、焊接板和热板焊接装置,其中,焊接板包括焊接板基材层,所述焊接板基材层上设有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远离所述焊接板基材层的一侧上设有金属氮化物层,所述金属氮化物层远离所述金属粘结层的一侧上设有金属氧化物层。本发明在焊接板基材层上设置的上述镀膜层具有低表面能、耐高温和高硬度的优点,从而在进行热板焊焊接塑胶时,可以防止塑胶材料粘附在焊接板上,减少了焊接板上的杂质残留,减少了对焊接板的维护,提高了焊接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板的制作方法、焊接板和热板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胶连接技术中,热板焊是一种常规的链接方式,具有成本低,使用材料范围广的优点,是塑胶连接最主要的工艺。传统的热板焊工艺,采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加热板,在焊接过程中,使待加工塑胶零件贴紧金属加热板,使得塑胶零件接触面被融化,再退出加热板,从而使得被加热焊接塑胶零件连接起来。
常规的热板焊接装置,主要零件是焊接板,在焊接过程中,为了缩短工期,一般焊接板的温度加到350℃以上。常规的焊接板为铝合金,铜合金或铁合金材料制备,在与塑胶材料接触加热后,焊接板表面容易残留塑胶材料。残余的塑胶材料长期在高温条件下碳化,形成无法融化的杂质,而且现在的塑胶材料中经常填充玻璃纤维和矿粉等,会造成更多杂质粘附在焊接面上,造成焊接不良,影响焊接强度。
为了避免焊接板表面粘料导致的残留塑胶材料,目前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在焊接板上贴一层特氟龙布,但是由于特氟龙不耐高温,因此需要经常更换,而且其热传导率较低,从而导致需要增加焊接周期。所以目前通用的焊接技术,无法连续生产,需每隔一小时铲掉表层的塑料及填充物等残渣,增加了对焊接板和热板焊接装置的维护,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塑胶材料粘附在焊接板上的焊接板、具有该焊接板的热板焊接装置以及该焊接板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焊接板,所述焊接板包括焊接板基材层,所述焊接板基材层上设有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远离所述焊接板基材层的一侧上设有金属氮化物层,所述金属氮化物层远离所述金属粘结层的一侧上设有金属氧化物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粘结层由钨、钛、锆、铬中的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的组合物构成,所述金属粘结层的厚度为200~400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氮化物层由氮化铬、氮化钛、氮化锆、氮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构成,所述金属氮化物层的厚度为500~1000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由氧化铬、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400~800纳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层远离所述金属氮化物层的一侧上设有金属碳化物层。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焊接板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焊接板基材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然后对抛光处理后的焊接板基材进行热处理;
在所述焊接板基材经过抛光处理的表面镀上所述金属粘结层;
在所述金属粘结层远离所述焊接板基材的一侧上接镀所述金属氮化物层;
在所述金属氮化物层远离所述金属粘结层的一侧上接镀所述金属氧化物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层远离所述金属氮化物层的一侧上接镀所述金属碳化物层。
优选的,所述热处理采用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00~800℃。
优选的,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或者热喷涂法进行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3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