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及其照明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1995.1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屈柏耿;李柏青;许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0Q1/08;B60Q1/12;F21S41/12;F21S41/16;F21S41/3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1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激光 照明 眩光 汽车 大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及其照明控制方法,所述汽车大灯灯组包括:激光源,其功率可调,用于发射激光;曲面反射组,有变曲率反射曲面,所述变曲率反射曲面用于将激光源所发射激光进行反射,使反射后的激光光束远处光斑宽度大,近处光斑宽度小;通过变曲率反射曲面的光比分配控制,近距离的反射光能量比例低,而距离越远反射光的能量比例越大,最终得以实现亮度均匀的输出光斑;伺服调节组,与所述曲面反射组连接,用于调节曲面反射组位置姿态。本发明所提供的大灯灯组,远、近距离的光斑亮度均匀,驾驶员没有大灯灯光远近切换时的跳变,人眼感觉更舒适,也避免产生行人或其他车辆驾驶员无法适应的光亮感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及其照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眩光(glare)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之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或丧失明视度。在视野中某局部地方出现过高的亮度或前后发生过大的亮度变化。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有技术中,汽车的照明灯光通常采用远近光切换的方式,其一直是人类发明了汽车以来,难以舍弃但又复杂且不变的方案。常常在路上行走时,看到远处的汽车开着近光灯时来,到了眼前突然切换为远光灯,这是驾驶员想用来提醒行人或对向驶来的车辆其自身所处位置,但效果恰恰相反,远光灯产生的眩光极易使行人或其他车辆的驾驶员“短暂失明”而引起交通意外。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及其照明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照明灯易产生眩光、引起交通意外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其中,所述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包括:
激光源,其功率可调,用于发射激光;
曲面反射组,设置于所述激光源周围,设置有变曲率反射曲面,所述变曲率反射曲面用于将激光源所发射激光进行反射,使反射后的激光光束远处光斑宽度大,近处光斑宽度小,且通过光比控制获得亮度均匀的光斑。
伺服调节组,与所述曲面反射组连接,用于调节多曲面发射组位置姿态。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还包括:
与所述伺服调节组连接的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方向盘转动速度及转向机位置发送第一控制指令至伺服调节组,使伺服调节组调整曲面反射组的水平方向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还包括:
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的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方向盘转动速度并发送至信息处理器;
以及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的转向机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机位置并发送至信息处理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还包括:
与所述信息处理器连接的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行驶速度并发送至信息处理器;
所述信息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发送第二控制指令至伺服调节组,以实现在不同的速度下自动平滑调整大灯灯组最大照射距离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处理器还用于根据路面起伏及车轮起伏、发送第三控制指令至伺服调节组,以实现曲面反射组的竖直方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激光照明的防眩光汽车大灯灯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