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应用的智能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1578.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9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J.艾因霍恩;R.凯克罗;A.劳伦斯;M.迈克尔;G.诺恩冈;R.奥斯特曼;S.罗尔;A.肖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51 | 分类号: | H03K17/51;H01H85/02;H03K17/687;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德国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应用 智能 开关 | ||
1.一种智能开关(100),包括至少一个入口(103、103’、103’’)、至少一个出口(105、105’、105’’、105’’’)、以及将所述至少一个入口(103、103’、103’’)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105、105’、105’’、105’’’)电连接的开关电路(107),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107)包括至少一个机电切换子模块(109)和至少一个电切换子模块(111),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机电切换子模块(109)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切换子模块(111)在所述开关电路(107)中并联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开关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机电切换子模块(109)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切换子模块(111)的操作状态的控制单元(127),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27)经由供电线路(141)而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入口(103、103’、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100)是熔断器(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电切换子模块(109)是单稳态切换子模块(113)或双稳态切换子模块(1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切换子模块(111)是半导体开关(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切换子模块(111)是场效应晶体管(117)或智慧型场效应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27)包括用于将所述控制单元(127)连接到位于所述智能开关(100)之外的网络系统的至少一个控制接口(137)。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27)经由驱动线路(131、133、159、161)连接到每个所述机电切换子模块(109)和每个所述电切换子模块(111)。
8.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开关(100)包括诊断子模块(1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子模块(144)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145),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切换子模块的操作状态、路径电流、温度、和电压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145)经由状态线路(149、149a)而连接到所述控制单元(127)。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汽车电连接器(1),所述汽车电连接器包括基部组件(11),所述基部组件在其一侧具有有着所述至少一个入口(103、103’、103’’)和所述至少一个出口(105、105’、105’’、105’’’)的连接器面(7),并且所述汽车电连接器具有与所述连接器面(7)相反的内侧(17),其中所述开关电路(107)设置在所述内侧(17)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面(7)包括至少三个端子(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面(7)包括具有九个端子的插口或插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开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27)包括单个控制接口(1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德国有限公司;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15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短路保护的固态继电器电路
- 下一篇:一种高效节能型P+N沟道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