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1169.7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张凌湘;雷庆;赵志广;付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启行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返利 智能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卡返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
背景技术
中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中国石化的业务主要是石油的开采、销售以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它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同垄断了中国大陆的石油市场。与另两家公司相比,中国石化更注重化工业务,它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制品和化工产品生产商,原油生产则只位居第二。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石油原油、天然气、化纤、化肥、橡胶、成品油等。
目前不同的油品提供商,针对大量用油的用户,都会有一些相应的优惠措施,一般以现金或积分返利的形式反馈给用户。但是不同的油卡类型、不同消费地点、不同用户、不同油品、不同加油量、不同的金额有着非常复杂的返利政策,对于用户来说自行管理非常困难。
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国内油品提供商不同的返利政策进行智能整合计算的技术。所以本技术在现阶段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需要计算返利的消费记录筛选出来;
B、根据消费记录的油卡类型、消费地点、油品类型、加油金额或加油量,匹配相应的返利政策;
C、根据匹配到的返利政策中所设置的返利系数,给此条消费记录进行返利;
D、依次对所有的消费记录进行返利计算,并所有计算后的返利进行分类汇总;
E、将分类汇总后的结果,反馈给用户。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的返利政策为事先录入系统的返利政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根据消费记录的不同属性,分别计算相对应的返利额,帮助用户梳理和使用返利金额,更好的优化用户成本;整合多平台多类型的返利优惠政策到一个系统中,一次计算就能计算出所有的返利金额;解放人工,将之前复杂的人工计算,转变为自动计算,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又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准确,杜绝人为计算的错误;自动将多个渠道的返利分门别类的进行汇总,免除用户在多个系统之间频繁的切换,既能够减轻用户操作压力,又能够自动将多个系统的数据汇总展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卡返利智能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需要计算返利的消费记录筛选出来;
B、根据消费记录的油卡类型、消费地点、油品类型、加油金额或加油量,匹配相应的返利政策;
C、根据匹配到的返利政策中所设置的返利系数,给此条消费记录进行返利;
D、依次对所有的消费记录进行返利计算,并所有计算后的返利进行分类汇总;
E、将分类汇总后的结果,反馈给用户。
其中,步骤C中的返利政策为事先录入系统的返利政策。
实施案例:
如当前有2条返利政策,分别为P1:针对石化卡、北京地区、柴油,返利系数为1%;P2:针对石油卡、天津地区、汽油,返利系数为每升0.1元;目前共有3条消费记录,分别为R1:石化卡北京地区消费柴油500元,R2:石化卡北京地区消费柴油700元,R3:石油卡天津地区消费汽油600元(100升);则先计算每条消费记录的返利金额,分别为R1返利5元,R2返利7元,R3返利10元;然后,将所有消费记录分类汇总,则中石化柴油返利12元,中石油汽油返利10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启行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启行物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11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