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肿瘤靶向性多肽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60927.3 申请日: 2017-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7540739B 公开(公告)日: 2020-09-01
发明(设计)人: 劳兴珍;郑珩;吴扬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C12N15/12;A61K47/64;A61K47/65;A61K38/17;A61P35/00;A61P35/04
代理公司: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代理人: 张铂
地址: 211198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肿瘤 靶向 多肽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靶向性多肽(p46‑3),肽46(人细胞肿瘤抗原p53的361~382片段)的羧基端通过连接肽与肿瘤靶向性多肽片段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连接。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诱导表达,经过金属鳌合亲和层析和凝胶层析制备得到p46‑3。体外实验表明p46‑3具有比肽46更显著的抗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靶向性多肽。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p53基因具有阻滞细胞周期、维持基因组稳定、促进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李文娟,潘庆杰,李美玉.p53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讯,2014,25(2):282-285.)。肽46,人细胞肿瘤抗原p53的361~382片段,氨基酸序列GSRAHSSHLK SKKGQSTSRHKK(SEQ ID No:3),是一种富含赖氨酸的22肽,相应于p53的单股DNA末端结合位点。在体外它能活化野生型p53的特异性DNA结合作用,并诱导表达p53的肿瘤细胞凋亡(G.Selivanova et al.Nature Med.1997,3,632)。

整合素αvβ3在肿瘤细胞的黏附、转移和肿瘤血管新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asqualini R,Arap W,McDonald DM.Probing th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diversit y of tumor vasculature[J].Trends Mol Med,2002,8(12):563-571)。在一些肿瘤细胞或者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整合素αvβ3受体常特异性地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血管中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Zetter BR.On target with tumor blood vessel markers[J].Nat Biot echnol,1997,15(12):1243-1244),RGD肽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上的整合素结合,阻止或延缓肿瘤迁移和肿瘤血管生成。整合素αvβ3受体由于可与RGD肽结合、介导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而成为整合素家族中占重要地位。RGD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种组织的细胞外基质以及血液的多种成分中,人体中最常见的含RGD序列的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层粘连蛋白、纤连蛋白、胶原等(Temming K,Schiffelers RM,Molema G,et al.Kok RJ.RGD-based strategies forselective delivery of therapeutics and imaging agents to the tumourvasculature[J].Drug Resist Updat,2005,8(6):381-402.)。含RGD序列蛋白与受体整合素结合,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激活多条信号传导通路,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含RGD序列的多肽可与肿瘤细胞表面的αvβ3特异性结合,在肿瘤细胞的黏附、转移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的Arg-Gly-Asp序列具有肿瘤靶向的优势,将肽46(p46)和RGD肽在C端进行连接,构建一个具有与αν类整合素的特异结合的特性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肿瘤细胞靶向性。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肿瘤靶向性多肽,肽46的羧基端通过连接肽与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的多肽(RGD肽)连接。现有技术下,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基序的线性多肽、环状多肽都在本发明所述的RGD肽的范畴。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方案,RGD肽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连接肽为1~50个富含Gly和/或Ala和/或Ser氨基酸残基的柔性肽。优选的,所述连接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0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