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9499.2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廖景文;杨明瑾;陆晓哲;龙兴栾;彭海炎;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D06M11/83;D06M13/513;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透明 电极 磁性 核壳银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准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
步骤2:在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的表面修饰偶联剂;
所述在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的表面修饰偶联剂,具体为:将水、乙醇、硅烷偶联剂按体积比25:10~30:0.6~1.5,于室温搅拌混合形成表面修饰液;
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与所述的表面修饰液加热搅拌一段时间,随后洗涤干净待用;
步骤3:在经表面修饰后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表面原位沉积纳米银层;
所述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表面原位沉积纳米银层,具体为:将水与银盐按质量比10:0.2~0.9,室温搅拌混合后,调节酸碱度pH至9~13,形成纳米银前驱体液;
向经偶联剂表面修饰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加入按体积比为1:0.6~1.2的乙醇水溶液调节铁元素浓度至0.01-0.05mmol/L,并分散,加入5mL所述纳米银前驱体液恒温35~60℃下搅拌2-4h,随后缓慢滴加10mL的弱还原剂溶液,并恒温45-70℃搅拌1~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线,具体由下述方式制备而得:将聚乙二醇、硫代硫酸盐、铁盐、氢氧化钠按质量比100:2~7:5~20:10~35,室温搅拌混合形成铁基纳米线前驱体液;
将所得的铁基纳米线前驱体液转移至反应釜中,混合、干燥、洗涤干净后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20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代硫酸盐为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钾、硫代硫酸铵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盐为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磷酸亚铁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基硅烷、3-异氰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哌嗪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盐为硫酸银、硝酸银、碳酸银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透明电极的磁性核壳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弱还原剂为柠檬酸、葡萄糖、抗坏血酸、壳聚糖中的一种,其溶液的浓度为0.1~0.4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94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