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8278.3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山崎壮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3 | 代理人: | 迟军,李艳丽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板。
背景技术
能够直接输入到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的触摸屏板被广泛使用。由于用户直接触摸显示单元的屏幕来操作触摸屏板,所以,传统上提出了各种技术作为对静电放电破坏的解决方案。例如,日本特开2015-133082号专利公报提出了通过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来包围透明导电膜的外周以避免触摸屏板中的IC或LSI的静电放电破坏的技术。
从小型化和设计性的观点出发,最近的触摸屏板需要具有窄边框。也就是说,需要在减小触摸屏板的外形尺寸的同时加宽用户可以触摸的有效区域。然而,在日本特开2015-133082号专利公报中描述的技术中,由于充当避雷针的电极需要布置在触摸屏板的外周,所以与未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的情况相比,触摸屏板的外形尺寸增加。如果在不增加外形尺寸的情况下布置充当避雷针的电极,则触摸屏板的有效区域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面在于消除传统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具有窄边框的触摸屏板和抵抗静电放电破坏的对策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屏板,所述触摸屏板包括:第一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电极基板,其在表面上形成有矩形的第二透明导电膜;在第一电极基板的第一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基板的第二透明导电膜的相对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部,其分别配设在所述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上,所述连接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连接到接口电路;以及金属线,其形成在与第一电极基板上的第一透明导电膜分离的有效区域的外部并连接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金属线面对第二电极基板上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中的一个,其中,第一电极基板和第二电极基板彼此面对,并且经由绝缘材料粘合,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按正方形方式布置。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布置的框图;
图2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硬件布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A至图3D分别描绘了示出图2中的截面A、截面B、截面C和截面D的截面形状的截面图;
图4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I/F的详细布置的图;
图5A至图5E分别描绘了用于说明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边框附近发生静电放电的情况下的放电路径的剖面图;
图6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板的硬件布置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7描绘了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型例的触摸屏板的硬件布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理解,下面的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且根据下面的实施例描述的方面的全部组合并非都是对于解决根据本发明的问题的手段所必须的。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布置的框图。
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01和操作单元102,并且能够经由操作单元102输入/输出信息。控制单元101包括主CPU和DRAM(二者均未示出),并且进行与操作单元的CPU 111的通信、对要在显示单元103上显示的绘图数据的创建、以及对来自触摸屏控制器113的坐标数据的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8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