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相容性抑烟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56787.2 申请日: 2017-10-16
公开(公告)号: CN107501972B 公开(公告)日: 2019-08-30
发明(设计)人: 吴刚;季美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95/00 分类号: C08L95/00;C08K13/06;C08K9/12;C08K3/36;C08K3/3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代理人: 马金华
地址: 226601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相容性 沥青 材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相容性抑烟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烟作为一种沥青经加热或者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和蒸气,其毒害性是毋庸置疑的,会对人体皮肤、粘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引发皮炎、鼻炎、结膜炎、咽喉炎等一系列疾病。长期在高浓度沥青烟环境下的从业人员易患上各种各样的呼吸道疾病,当其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值达到60mg/m3时,很容易造成从业人员胃痛、呕吐、头疼、疲劳、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的健康危害,严重时还会引起中毒性肺炎,造成白血球增加以及肝肿大,最终可诱发癌变。沥青烟作为环境与人体身体健康的一大杀手,长久以来受到国外环境专家及医学专家的普遍重视。基于对沥青烟危害的重视程度,为了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生态平衡,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力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抑烟或者控烟主要是通过降低施工温度的角度出发来达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效果,从而抑制或者控制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烟气排放量,保证沥青混合料原有的路用性能。

现有制备抑烟沥青通过添加抑烟剂,对于沥青抑烟剂,除温拌剂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械搅拌即可达到与沥青理想的相容性以外,其他种类的抑烟剂大多属于无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大多不对称,分子表面极性强,或者少数有机化合物中因含有强极性的羟基,也导致分子表面极性强。同时,沥青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非极性分子,根据极性相似相引(即极性分子之间相互吸引,非极性分子之间也能相互吸引)、极性相相异相斥(即极性不同的分子之间相互排斥)的原理,抑烟剂中的强极性分子与沥青中的非极性分子间相互排斥,导致抑烟剂与沥青紧靠简单的机械搅拌作用,其相容性很差,抑烟剂在沥青中会出现严重的分层、离析现象。

所以制备一种与沥青材料有效相容的抑烟剂材料,与其复合形成高效复合材料是现有发明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抑烟沥青中抑烟剂与沥青材料相容性差,导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降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相容性抑烟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质量比1:8,将氢氧化铝与质量分数搅拌混合并超声分散,收集得分散液并按质量比1:5,将水玻璃滴加至分散液中,待滴加完成后,搅拌混合并油浴加热,静置冷却至室温并过滤,得滤饼并洗涤、干燥得沸石颗粒;

(2)按质量比1:5,将二硫化钼与干燥沸石颗粒搅拌混合并球磨过筛,收集得球磨粉末,将球磨粉末置于石英管中,通氩气排除空气,密封石英管并抽真空,升温加热,保压并对石英管通入氩气,保温反应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氩气并收集得改性沸石颗粒;

(3)按质量比1:5,将改性沸石颗粒与质量分数1%硅烷偶联剂溶液搅拌混合,干燥并收集干燥物,干燥至恒重,得改性颗粒,取基质沥青并加热,得基质沥青熔融液;

(4)按质量比1:10,将改性颗粒添加至基质沥青熔融液中并高速剪切处理,停止剪切并静置冷却至室温,即可制备得一种高相容性抑烟沥青材料。

步骤(1)所述的水玻璃模数为3.0。

步骤(1)所述的水玻璃滴加时间为25~30min。

步骤(2)所述的氩气通入速率为25~30mL/min。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沸石作载体经高温沉积后将钼化物均匀分散于其中,制成具有高分散性的复合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充分接触,增强了抑烟效果,同时复合抑烟剂与高分子材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载体为多孔结构,在混炼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高分子材料被吸附进入多孔中,却后形成大量高分子材料的锚固点,将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抑烟剂紧密结合在一起有效改性材料之间相容性能,提高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能;

(2)本发明通过载体分散的钼化物,降低颗粒粒径大小,由于其具有高表面积很,形成了大量抑烟活性中心,提高了钼化物的抑烟反应活性,在材料燃烧过程中,载体中的氧化铝成分与钼化物有抑烟协效作用,同时二氧化硅成分能加强非石墨化碳粒的形成,也起到抑烟协效作用有效增强材料的抑烟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增光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6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