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栀子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6393.7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8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东;胡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山县灵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7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 种植 操作规程 肥料施用 抗病能力 田间管理 植株 病虫害防治 黄栀子 采收 药源 种苗 病虫害 成活率 整地 耕作 繁育 繁殖 防治 加工 安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用栀子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及其防治,采收加工。本发明对栀子繁育、种植、耕作方法、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规范性操作规程,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增加种苗的成活率,为黄栀子药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稳定药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种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药用栀子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山栀子、黄栀子、山枝等,以果实入区,中药名栀子。栀子不仅是重要的中药材资源,而且也是化工、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栀子色素是天然染料和食用色素,产品还大量出口。
栀子耐旱耐瘠、粗生易长,一般的栽培管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各苗生长不齐,有的不发芽,造成无苗。需经过育种、选种的过程,育种的果子要在果实完全成熟后,在立冬后采摘,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9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抗病能力、成活率、安全、稳定的药用栀子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药用栀子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选地与整地:育苗地宜东南的山脚处或半阳的丘陵地,排灌方便的地方,土壤以疏松,肥沃、透水透气良好的石沙壤土地,播前深翻土地,每亩施腐熟悉厩肥或土杂肥4000kg耙细整平。作宽1.2m高17cm左右苗床,全面深翻后按株行1m×1.5m,每亩444株挖穴,穴径50cm,深50cm。
二、繁殖方法:
1、育苗:春播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播前先将果皮剥开,取出种子,置水中浸泡轻搓,除去瘪粒,用45°的温水浸泡一昼夜,而后播种,开横沟条播,行距20cm,深2cm,将种子拌草木灰1∶2混合均匀撒入勾内,每亩用种2-3kg。
2、定植:种子苗培育1年后,定植时在穴内施肥,每穴施土杂肥5-10kg;苗木尽量带土,每穴栽1株,分层踏实,最后一层要高于穴面上。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每年需进行中耕除草3次,第一次于5月上旬,第二次7月上旬,第三次8月上旬。
2、施肥:在定植头3年,每年施肥3次,每次每亩用尿素5-6kg。进入结果期后,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是4月上旬施春肥每亩施尿素5-7kg;第二次于6月下旬落花后施果肥,每亩复合肥6-8kg;第三次于8月上旬施“栀子怀胎”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结合,每亩施尿素5-6kg,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各2-3kg;第四次在11月上旬,即采果后结合清园施冬肥
3、整形修剪:当其长到40cm高左右时就要摘心定干,使之发枝。从其中选取3个生长发育良好、分枝角度大的作主枝,使其成为自然开心形树形。当主技长到15cm时,再行摘心,培养副主枝和侧枝。树高和冠幅均保持在1m左右。
栀子的修剪,在冬季或早春进行。
四、病虫害及其防治:
1、病害
(1)褐斑病:①选用无病苗术栽种。②发病前,即5月中旬和8月上旬,喷洒50%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倍波尔多液,每隔15天1次,连续2-3次。
(2)栀子黄化病:①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性状,提高根系吸收铁元素能力。②增施硫酸亚铁、硼砂等。
2、虫害
(1)大透翅天蛾:①栀子收获后,结合抚育管理进行冬垦,杀死越冬蛹和破坏蛹室,提高越冬死亡率。②在幼虫三龄前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山县灵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营山县灵馨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6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笋瓜大棚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土保护植物山蒿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