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及快速功能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55830.3 | 申请日: | 2017-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虞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麦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15/00 | 分类号: | H02J15/00;H02J7/35;H02J3/38;H02J7/00;G01R31/40;H02J9/04 |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家用 柜式储能 系统 快速 功能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及快速功能测试方法,其系统包括:箱体和置于箱体前面的控制显示屏、上盖板、前门板、门锁,置于箱体后面的散热孔、绑线扣、接线区域,和置于箱体内部的控制单元,前面板内置有箱体的开关区域和电池盖板,控制单元包括光伏逆变单元,充电单元、锂电池、开关电源、交直流开关、侦测霍尔电表、快速连接端子,光伏输入接入光伏逆变单元,光伏逆变单元与充电单元和家用电网连接,充电单元与锂电池连接,显示屏与光伏逆变单元、锂电池的BMS连接,光伏逆变单元采集充电单元、家用电网信息且反馈到显示屏。覆盖大部分的家庭用电功率;智能调节充电功率;深度放电高效输出;模块内部集成,可快速测试开关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及快速功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家用储能技术已经发展多年,其中使用最广的应该是UPS。UPS最开始的功能是应对电网不稳定,如果突然断电会对设备尤其是存储设备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所以研发了UPS来保护突然断电会受到影响的设备。UPS使用铅酸电池进行存储,为了应对突然断电,所以容量不大,主要给人们以反应时间,设定时间基本为5-30分钟。
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家用储能设备的要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稳定家庭电力网络到供给家庭电力网络,从短时间的使用发展到了覆盖大部分生活时间段,从应对特殊负载到覆盖家庭必须负载,从单纯的电网能量供给方式到各种新能源相结合的供给方式。传统的家用储能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主要确定在:
1.接入方式单一:仅能从电网获取能量,在新能源发展的阶段,无法有效的接入光伏及风力发电等新能源。
2.容量小:一般仅为特殊的设备进行配备,而且一些偷功率的方式使得储能设备仅能覆盖所需保障的设备。
3.时间短:由于储能系统仅保护特殊设备,仅为应对突然断电这样的情况,给人们以反应时间,所以设定时间都不长。
4.充电效率低:内部并无专用的充电模块,导致充电功率低,充电时间变长,在频繁发生断电的情况下,应对不理想。
5.电池寿命低:普遍使用的家用储能电池是铅酸电池,铅酸电池的寿命低,放电深度低,深度放电会造成电池的损伤。
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有很大的进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包括:箱体和置于所述箱体前面的控制显示屏、上盖板、前门板、门锁,置于所述箱体后面的散热孔、绑线扣、接线区域,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控制单元,置于所述箱体底部的脚轮,所述前面板内置有箱体的开关区域和电池盖板,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单元,充电单元、锂电池、开关电源、交直流开关、侦测霍尔电表、快速连接端子,光伏输入接入光伏逆变单元,光伏逆变单元与充电单元和家用电网连接,充电单元与锂电池连接,显示屏与光伏逆变单元、锂电池的BMS连接,光伏逆变单元采集充电单元、家用电网信息且反馈到显示屏,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以直流方式输送,直流电输入到所述光伏逆变单元。
在本发明所述的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中,所述储能系统放置在家庭内部、车库及地下室。
在本发明所述的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中,所述快速接线端子使用光伏系统常用的交直流快接端子。
在本发明所述的含锂电池家用柜式储能系统中于,所述控制显示屏实时监控所述储能系统,且将数据处理后上传到云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麦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麦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5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网架空线路故障自愈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水面能量集能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