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型制冷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4989.3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志敏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烷基水杨酸铬 液态二氧化碳 材料混合 二氟甲烷 四氟乙烷 制冷效果 臭氧层 环保性 氯元素 质量份 丙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制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混合制成:二氟甲烷10‑20份,四氟乙烷20‑24份,丙烷8‑12份,液态二氧化碳15‑20份,烷基水杨酸铬3‑5份。本发明不含氯元素的,不会对坏臭氧层产生破坏,且制冷效果好,环保性强,对环境不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剂,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型制冷剂。
背景技术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吸收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制冷剂大都是氟利昂制品,氟利昂能够破坏臭氧层是因为制冷剂中有氯元素(Cl)的存在,而且随着氯原子数量的增加,对臭氧层破坏能力增加,随着氢元素含量的增加对臭氧层破坏能力降低;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制冷剂在缓慢氧化分解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含氯元素的,制冷效果好,环保性强,对环境不造成破坏的混合型制冷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混合型制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混合制成:
二氟甲烷 10-20份,
四氟乙烷 20-24份,
丙烷 8-12份,
液态二氧化碳 15-20份,
烷基水杨酸铬 3-5份。
上述的混合型制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混合制成:
二氟甲烷 15份,
四氟乙烷 22份,
丙烷 10份,
液态二氧化碳 17份,
烷基水杨酸铬 4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不含氯元素的,不会对坏臭氧层产生破坏,且制冷效果好,环保性强,对环境不造成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混合型制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混合制成:
二氟甲烷 10份,
四氟乙烷 20份,
丙烷 8份,
液态二氧化碳 15份,
烷基水杨酸铬 3份。
实施例2
混合型制冷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材料混合制成:
二氟甲烷 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志敏,未经吕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