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4388.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君;安勇良;李浩;赵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22F1/00;B22F9/08;C09K11/02;C09K11/6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状颗粒 制备 表面附着 结构合金 纳米网 光电转换 可见光利用率 三维网状结构 制备合金粉末 粉末状材料 合金化反应 材料使用 复合结构 控制材料 吸收波长 烧结 再利用 回收 | ||
1.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其特征在于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为芯-壳复合结构,以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为芯,以微/纳米三维网状结构为壳,所述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中Ti原子分数为40~45%,Cu原子分数为30~40%,Zr原子分数为1~3%,Ni原子分数为12~29%;所述微/纳米三维网状结构由晶态CuO颗粒和无定形态微/纳米三维网组成;
所述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的粒径为2μm~3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制备合金粉末:采用快速凝固-气雾化方法按照原子分数Ti为40~45%、Cu为30~40%、Zr为1~3%和Ni为12~29%制备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二、退合金化反应:将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放入碱性溶液中,得到混合物,所述碱性溶液中OH-的浓度为1mol/L~10mol/L,所述混合物中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的浓度为0.05g/mL~0.5g/mL,混合物在温度为80~160℃和反应压力为0.5MPa~5MPa下反应2h~7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将反应产物的pH值调为中性,分层去除上层溶液,得到固体沉淀,将固体沉淀烘干,得到退合金化反应后产物;三、烧结:将退合金化反应后产物置于烧结炉中,以升温速率1℃/min~10℃/min从室温升至400~600℃,在温度为400~600℃烧结5min~60min,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的粒径为2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快速凝固-气雾化方法按照原子分数Ti为40%、Cu为30%、Zr为1%和Ni为29%制备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采用快速凝固-气雾化方法按照原子分数Ti为42%、Cu为32%、Zr为2%和Ni为24%制备四元Ti-Cu-Zr-Ni合金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附着含CuO颗粒的微/纳米网结构合金粉末状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碱性溶液为KOH水溶液或NaOH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3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