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4194.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文;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贺丽娟 |
地址: | 533821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水冷却在工厂生厂中经常要用的到。目前,很多的循环水冷却采用冷却水直接与被冷却的热水源进行热热交换,使得热水源冷却。这样的冷却方式受冷却水水温影响极大,冷却水温度越高,冷却效率越低,热水源冷却温度及速度往往达不到工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旨在提高冷却效率,能够为大型化的工厂生产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一定温度水源。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热水槽、制冷剂液化槽、制冷剂气化槽、冷却装置及循环动力泵;所述热水槽设置有热水入口管及热水出口管,所述热水槽包容所述制冷剂气化槽;
所述制冷剂气化槽是封闭空腔结构,其内容纳制冷剂,该制冷剂能由液相受热变为气相;制冷剂气化槽设置有气化入口管及气化出口管;所述制冷剂液化槽是封闭空腔结构,并设置有液化入口管及液化出口管;所述气化入口管与所述液化出口管连通;气化出口管与液化入口管连通,并在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循环动力泵;
所述制冷剂液化槽内上部设置有所述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进水部、出水部及若干细水管,所述若干细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连接,并且平行设置,且具有间隙;所述出水部包括出水斗及出水管,出水管与出水斗的缩口连接;所述进水部包括进水斗及进水管,进水管与进水斗的缩口连接,进水斗的底部与所述若干细水管的一端连通,并且进水斗的底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若干细水管直径的总和;所述若干细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出水斗的底部连接,且出水斗的底部直径大于所述若干细水管直径的总和;
进水管、出水管伸出所述制冷剂液化槽。
进一步地,所述细水管是薄壁金属管件,且孔径为2-5cm;更进一步地,连接进水斗的细水管为30-50根。
优选地,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及其混合物。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循环冷却系统采用制冷剂与被冷却的热水源进行热交换,制冷剂由液相变为气相,吸走大量热水源的热量;比传统冷却水与热水源热热传递的热交换方式效率更高,冷却效果更好。
2.通过循环动力泵抽取气相制冷剂,冷却效果更迅速。
3.所述冷却装置使得冷却水与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冷却装置4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其中:1-热水槽,11-热水入口管,12-热水出口管,2-制冷剂液化槽,21-液化入口管,22-液化出口管,3-制冷剂气化槽,31-气化入口管,32-气化出口管,4-冷却装置,41-进水管,42-出水管,43-进水部,44-出水部,45-细水管,5-循环动力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
参看图1-3,一种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热水槽1、制冷剂液化槽2、制冷剂气化槽3、冷却装置4及循环动力泵5;所述热水槽1设置有热水入口管11及热水出口管12;热水入口管11用于接入被冷却的热水源,热水出口管12用于流出冷却后的热水;所述热水槽1包容所述制冷剂气化槽3;
所述制冷剂气化槽3是封闭空腔结构,并在底部设置有气化入口管31,在顶部设置有气化出口管32;制冷剂气化槽3内容纳制冷剂,该制冷剂能由液相受热变为气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剂为氟利昂;在冷却系统不运行的状态下,液相的氟利昂点制冷剂气化槽3的空腔体积1/3;
所述制冷剂液化槽2是封闭空腔结构,并在顶部设置有液化入口管21、在底部设置有液化出口管22;所述气化入口管31与所述液化出口管22连通;气化出口管32与液化入口管21连通,并在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循环动力泵5;
所述制冷剂液化槽2设置在所述热水槽1顶部之上,所述制冷剂液化槽2内部设置有所述冷却装置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