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油耗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4185.3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9/00 | 分类号: | G01F9/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油耗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节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油耗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降低船舶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国际海事组织公布了操作性能耗指标,制定了MEPC.203决议,倡导各船舶营运人采用各种手段减少船舶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目前,船舶节能基本上可以从设计节能、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和营运节能四方面入手,而能耗监控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对全球船队而言,燃油消耗已成为最大成本,每艘船每天最高的运营支出就在于燃油消耗,同时巨大的燃油消耗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燃油节省已成船舶运营商的迫切需求,而传统的船舶油耗监控系统普遍通过在主机、发电机油箱上加装温度传感器、密度传感器,在计算相关参数测出燃油消耗质量值上效率低、误差大且结构复杂、成本高,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船舶油耗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油耗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油耗监测装置,包括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箱、驾驶室监控端和远程集控设备,监控设备和数据采集箱均安装在船身内部,且监控设备的输出端连接至数据采集箱的第一输入端,监控设备内部设置有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一显示器,第一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内部的相关数据传送器连接在流量监测仪和温度监测仪上,监控设备通过信息无线发射端控制连接远程集控设备,远程集控设备内部安装有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第二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显示器和信息输入装置,数据采集箱内部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驾驶室监控端内部设置有能耗管理软件,数据采集箱和驾驶室监控端之间通过数据库相连接。
优选地,监控设备设置有若干个,且各输入端均连接有主机,主机一端设置有发电机,通过对主机、发电机的燃油实时消耗情况进行监测,将数据输送至远程集控设备及驾驶室监控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调整主机、发电机的运行功率来时运行达到最佳经济性,不牺牲船舶的速度,使船舶燃油消耗和船舶速度达到最佳匹配。
优选地,数据采集箱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有卫星定位接收仪,可用于检测船舶航速与定位信息,并将信息输送给数据采集箱。
优选地,信息无线发射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信号接收端,信号接收端安装在远程集控设备内部,信号接收端和第二信息处理装置之间通过信号放大器相连接,可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送给远程集控设备,从而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优选地,能耗管理软件内部安装有EEOI显示器,通过输入燃油含碳量、装货量,GPS位置信息结合主机、发电机、锅炉的油耗量统计,根据EEOI计算公式,实时显示船舶当前的EEOI以及一段时间内的EEOI值,能帮助船舶了解船舶碳排放情况,控制EEOI指数。
优选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和第一显示器通过内部电线相连接,且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内部设置有警报器,通过将流量监测仪和温度监测仪的数据传输到第一信息处理装置可以实时监测主机和发电机进油、出油的温度和流量,通过第一显示器显示数据,当油耗超标时通过报警器预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流量监测仪和温度监测仪来实时监测进油和回油的流量和温度,流量监测仪采用型号为LUGB的涡轮流量计,采用先进的差动技术,配合隔离、屏蔽、滤波等措施,克服了同类产品抗震性差、小信号数据紊乱等问题,并采用了独特的传感器封装技术和防护措施,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功耗低。
2、本发明通过设置卫星定位接收仪来检测船舶航速与船位,数据采集模块能将采集到的进油温度、流量及回油温度、流量,风速风向、扭矩转速、船首、尾液位,GPS数据进行接收并经过数字转换,储存在数据库中,并传送至能耗管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各种图表供船舶管理人员对船舶能效及能量使用效率进行监控。
3、本发明通过设置监控设备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对船舶吃水、航速、航向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计划、船体清洁计划进行调整,减少船舶油耗,提高船舶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提高船员节能减排意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船身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船舶监测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41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用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