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3604.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0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刘竑粲;张建青;徐辉;侯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1/00 | 分类号: | A01K1/00;A01K2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野兔 自然 散养 辅助 饲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涉及农业饲养与无线传感及自动化通信技术领域。投食诱捕区域D设置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中,进出通道C设置在投食诱捕区域D中间,左侧通道B1和右侧通道B2对称设置在进出通道C的两侧;进出通道C的通道宽度大于左侧通道B1的通道宽度以及右侧通道B2的通道宽度,投放的野兔身上贴有电子标签。进出通道C中设置有升降装置和读卡器,升降装置用以打开或关闭进出通道C,读卡器用以识别野兔身上贴的电子标签。通过食物诱导的手段,诱导野兔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投食诱捕区域D区域穿梭。克服了野兔散养的瓶颈,实现了智能化的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涉及农业饲养与无线传感及自动化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生活”渐渐占领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不再仅仅单纯地满足物质上的充裕,精神上的追求,更加注重从根本上为生活增添健康和愉悦。绿色饮食就是其中一环,绿色食品尤其是精致肉类的供应有着很大的缺口。有着“荤中之素”的说法的全野外化散养的野兔肉更是珍贵。但是实现全野外化的野兔散养,满足大批次、稳定的出栏量困难重重。应运先进技术培育优良的绿色食品,改变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一切朝着精细化、数字化、高效化发展已然成为了一种新兴趋势。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应运而生。
全野外化散养野兔存在以下瓶颈:
1)对散养区内的野兔的数量难以控制。
2)很难保证大规模、成批次出栏,难以保证客户的需求量,长期稳定的供应存在极大的隐患。
3)野兔运动速度快,活动区域大难以捕捉,传统的小面积养殖野兔以人工捕捉为主,这样容易漏捕,造成散养区野兔数量泛滥,散养区环境被毁。
4)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
5)市面上充斥着大量圈养的野兔,圈养的野兔在肉质上无法与真正散养的野兔相媲美。失去了野兔原有的肉质和药用性能。
6)野兔圈养在种兔繁殖幼兔过程中,由于野兔天性原因,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下野兔繁殖量少,成活率低。
7)圈养野兔所食用的食物和野外散养的野兔所食用的食物差别极大。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野兔的自然散养,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围捕区内满足出栏的野兔数量统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野兔自然散养辅助饲养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投食诱捕区域D、进出通道C、左侧通道B1、右侧通道B2和单个个体捕捉区域E,投食诱捕区域D设置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中,进出通道C设置在投食诱捕区域D中间,左侧通道B1和右侧通道B2对称设置在进出通道C的两侧;进出通道C的通道宽度大于左侧通道B1的通道宽度以及右侧通道B2的通道宽度,投放的野兔身上贴有电子标签。
左侧通道B1、右侧通道B2和进出通道C具有筛选野兔大小作用,未达到出栏要求的小体积野兔,能够通过左侧通道B1、右侧通道B2和进出通道C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以及投食诱捕区域D之间自由穿越,达到出栏要求的野兔尺只能通过进出通道C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投食诱捕区域D之间穿越。
进出通道C中设置有升降装置和读卡器,升降装置用以打开或关闭进出通道C,读卡器用以识别野兔身上贴的电子标签。
通过食物诱导的手段,诱导野兔在外围设有护栏网的散养区域A、投食诱捕区域D区域穿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36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菠萝的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猪场废气除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