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3553.2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川;钟思祥;徐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栏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撞护栏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护栏也称工业用防护栏,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交通、社区、港口、机场、仓储区域的维护,如路基护栏、桥梁护栏、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护栏等等。道路交通用的护栏目的是为了防止失控车辆越出道路或桥梁,保护人身安全。现有技术中的道路护栏材质多为硬质的钢铁材质,起到防护作用。
如公开号为CN1012656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涂式钢护栏,包括立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立柱由镀锌钢带制成一定形状的钢管然后喷塑或喷漆制成,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竖杆是一个整体件,它是将上横杆、下横杆及竖杆分别由镀锌钢带通过钢管定型模的挤压成型、高频机的焊缝及钢管异型模的挤压成型而制成一定形状的钢管。
但是上述喷涂式钢护栏存在以下问题:立柱、上横栏、下横栏、竖杆均为硬质钢材制作,失控的车辆撞击到硬质的喷涂式护栏上,发生剧烈的碰撞,容易导致人员受伤及车辆和护栏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护栏,具有受到撞击后起到缓冲失控车辆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撞护栏,包括混凝土基层、固定于所述混凝土基层上的多根立柱、固定于所述立柱上的防护栏身、固定于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所述防护栏身一侧的缓冲栏身,所述防护栏身和所述缓冲栏身之间设置有金属橡胶,所述缓冲栏身由弹簧钢制作而成,所述防护栏身由超高强度钢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护栏结构包括混凝土基层,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混凝土基层内,防护栏身和缓冲栏身均固定在立柱上,防护栏身和缓冲栏身之间设置有金属橡胶,金属橡胶是一种弹性多孔物质,原材料是金属丝,既具有金属的特性,又具有像橡胶一样的弹性。
当失控的车辆撞击到防撞护栏上时,运动的车辆先接触到缓冲栏身,缓冲栏身材质为弹簧钢,具有较强的弹性。缓冲栏身受到车辆的撞击后发生弹性形变,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缓冲栏身的弹性势能。当缓冲栏身继续发生弹性形变直至接触到金属橡胶,挤压金属橡胶。金属橡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减缓车辆的速度;其次,缓冲栏身和防护栏身之间的金属橡胶能避免缓冲栏身过度变形而断裂。防撞护栏中的防护栏身材质为超高强度钢,强度高,不易断裂,避免车辆冲破防撞护栏,达到了缓冲失控车辆、防撞性能好、减少人员伤亡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橡胶固定于所述防护栏身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橡胶固定在防护栏身上,缓冲栏身受力后挤压金属橡胶,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橡胶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防护栏身侧壁的通孔,所述缓冲栏身上设置有朝向所述通孔的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栏身受力后发生形变,挤压缓冲栏身和防护栏身之间的金属橡胶,金属橡胶发生形变起到缓冲作用。缓冲栏身持续发生形变直至支撑柱插入到金属橡胶的通孔内,抵紧在防护栏身上,避免缓冲栏身形变过大而断裂,又能避免过度挤压金属橡胶,起到保护缓冲栏身和金属橡胶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栏身侧壁固定有位于所述通孔内且供所述支撑柱插入的导向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插接在导向筒内,防护栏身上的导向筒对支撑柱起到定位作用,避免支撑柱在金属橡胶的通孔内滑动,破坏金属橡胶。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栏身靠近所述防护栏身的一侧固定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材质为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栏身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减少缓冲栏身挤压金属橡胶时受到的磨损。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下端设置有多根位于所述混凝土基层内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下端设置有多根加强筋,加强筋位于混凝土基层内,提高立柱与混凝土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凝土基层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90-210份;粉煤灰130-150份;中砂910-1000份;10-20mm单粒级碎石1000-1050份;水160-190份;减水剂4-5份;混凝土外加剂10-40份;所述混凝土基层内还包括钢筋,所述混凝土外加剂包括泛酸钙、烟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3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