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车网络化制动显示屏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3495.3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澳;王令军;任向杰;吕枭;吴君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G06F11/14;H04L12/4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网络化 制动 显示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车或车辆的制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机车网络化制动显示屏及控制方法,主要用于机车或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中。
背景技术
制动显示屏是机车制动系统的监控终端,主要负责初始化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实时监视系统工作状态和故障诊断及存储功能。目前,国内运用的机车制动显示屏存在以下问题:1、制动显示屏通过物理按键进行人机交互,若按键失效,无法进行操作。2、通信方式大多为RS-485或RS-422等串行总线。总线采用单主从结构,总线利用率低,数据交互实时性较差,而且串行接口只规定了物理层,没有错误检测机制,总线上一个节点错误可能会导致整个总线瘫痪。3、制动显示屏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不可控,应用程序意外中止或退出时,需要手动重启显示屏。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制动显示屏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更稳定可靠的机车网络化制动显示屏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车网络化制动显示屏及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守护进程周期性检索监控应用程序及辅助程序;
步骤2:应用程序包括主线程、CAN1通信线程、CAN2通信线程、压力曲线显示线程及故障记录存储线程;
步骤3:辅助程序包括文件访问线程。
上述中,所述步骤1中守护进程周期性检索监控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501:定时读取应用程序的生命信号;
步骤A502:判断应用程序是否运行正常,是则进入步骤A501,否则进入步骤A503;
步骤A503:查询应用程序是否运行,是则进入步骤A509,否则进入步骤A504;
步骤A504:查询辅助程序是否运行,是则进入步骤A505,否则进入步骤A509;
步骤A505:定时读取辅助程序的生命信号;
步骤A506:判断辅助程序是否运行正常,是则进入步骤A505,否则进入步骤A507;
步骤A507:查询辅助程序是否运行,是则进入步骤A508,否则进入步骤A509;
步骤A508:关闭辅助程序;
步骤A509:重启应用程序。
上述中,所述步骤2中的主线程及步骤3中的文件访问线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01:应用程序通过人机交互启动辅助程序;
步骤A102:应用程序关闭;
步骤A103:辅助程序识别U盘状态;
步骤A104:辅助程序判断U盘是否插入,是则进入步骤A105,否则进入步骤A103;
步骤A105:辅助程序装载U盘;
步骤A106:辅助程序通过人机交互可进入步骤A107或A108或A109;
步骤A107:辅助程序更新应用程序,返回步骤A106;
步骤A108:辅助程序下载故障记录,返回步骤A106;
步骤A109:辅助程序卸载U盘;
步骤A110:辅助程序关闭。
上述中,所述步骤2中的CAN1通信线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11:定时发送数据至CAN1接口;
步骤A12:定时轮询CAN1接口;上述中,步骤A11与步骤A12可并行处理;
步骤A13:判断是否接收到CAN1接口数据,是或否均进入步骤A14;
步骤A14:判断CAN1接口通信是否正常,是则进入步骤A15,否则返回步骤A12;
步骤A15:用CAN1接口数据更新显示数据,返回步骤A12。
上述中,所述步骤2中的CAN2通信线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21:定时发送数据CAN2接口;
步骤A22:定时轮询CAN2接口;上述中,步骤A21与步骤A22可并行处理;
步骤A23:判断是否接收到CAN2接口数据,是或否均进入步骤A24;
步骤A24:判断CAN2接口通信是否正常,是则进入步骤A25,否则返回步骤A22;
步骤A25:判断CAN1接口通信是否正常,是则进入步骤A22,否则进入步骤A26;
步骤A26:用CAN2接口数据更新显示数据,返回步骤A22。
上述中,所述步骤2中压力曲线显示线程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71:等待定时器触发,进入步骤A72;
步骤A72:判断压力曲线中数据点的个数是否为零,是则进入步骤A73,否则进入步骤A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3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