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菱角套养甲鱼、黄鳝的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52618.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为众生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角 甲鱼 黄鳝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菱角套养甲鱼、黄鳝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黄鳝与甲鱼的需求极大,而黄鳝与甲鱼营养丰富,市场份额大,前景广阔,互不伤害,属于可以套养的生物;在养殖的水塘里可以养殖菱角,菱角作为水生植物,可为食草淡水鱼提供饲料,在生态混养中,可相互补缺,因此,这种生态养殖方式受养殖户欢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菱角套养甲鱼、黄鳝的生态养殖方法。
一种菱角套养甲鱼、黄鳝的生态养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投黄鳝苗:将水塘消毒后灌水,在头年秋季投放黄鳝苗,黄鳝的养殖密度为每亩20斤;
(2)种植菱角:在次年春季将菱角下塘,菱角的种植面积为每亩占水塘面积的40%;
(3)投放甲鱼:投放野生捕捞的甲鱼置于水塘中;
(4)投放抱籽青虾:每亩投放青虾1-2斤,投放抱籽青虾每亩3-5两;
(5)消毒:投放防止水塘底部生物过多带来的细菌二氧化氯水溶液进行消毒;
(6)底改:每隔10-15天投放防止底部生物过多带来的缺氧、透明度降低的生物底改药剂。
所述的步骤(2)在种植菱角时可投放适量野杂鱼或鲫鱼苗类淡水鱼苗。
所述的步骤(6)的生物底改药剂为光合线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生物絮凝剂、沸石粉、硝酸铈铵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有限的养殖条件下,将不同物种一起养殖,提高了养殖户收入,充分的利用的水塘的资源;捕捉野生甲鱼喂养,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使用生物底改替代传统化学底改,减少了水产的药物残留,同时提高了水质,使得菱角的营养价值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一种菱角套养甲鱼、黄鳝的生态养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投黄鳝苗:将水塘消毒后灌水,在头年秋季投放黄鳝苗,黄鳝的养殖密度为每亩20斤;
(2)种植菱角:在次年春季将菱角下塘,菱角的种植面积为每亩占水塘面积的40%;
(3)投放甲鱼:投放野生捕捞的甲鱼置于水塘中;
(4)投放抱籽青虾:每亩投放青虾1-2斤,投放抱籽青虾每亩3-5两;
(5)消毒:投放防止水塘底部生物过多带来的细菌二氧化氯水溶液进行消毒;
(6)底改:每隔10-15天投放防止底部生物过多带来的缺氧、透明度降低的生物底改药剂。
所述的步骤(2)在种植菱角时可投放适量野杂鱼或鲫鱼苗类淡水鱼苗。
所述的步骤(6)的生物底改药剂为光合线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丁酸梭状芽孢杆菌、生物絮凝剂、沸石粉、硝酸铈铵的混合物。
所述的步骤(1)的亩产值为100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为众生水产有限公司,未经无为众生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26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薯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魔芋的平原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