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稠油油藏用的井网结构以及采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0434.1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刘彤;张忠义;李秀峦;席长丰;杜宣;齐宗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油 结构 以及 采油 方法 | ||
1.一种超稠油油藏用的采用蒸汽驱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鱼骨水平井,包括垂直段、与所述垂直段的下端连通并且位于夹层下方的水平段、多个分支段,各个分支段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段连通,其中至少一个分支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夹层的上方,所述分支段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分段堵塞装置,所述鱼骨水平井为采油井;
至少一个直井,所述直井临近所述水平段设置,所述直井为注汽井,所述直井设置有分别位于夹层上方和下方的至少两个的射孔;
设置在所述直井内的分层注汽机构,所述分层注汽机构能分别射开所述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油藏深度大于200米,油层厚度大于20米,油层渗透率大于200×10-3μm2,原油粘度大于10000mPa·s,原油密度大于0.90g/cm3,含油饱和度大于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平行于地层倾角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段与所述水平段之间的夹角为10°至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至2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段的长度为500米,所述分支段的长度为180至200米之间,各分支段之间的间距为100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直井位于所述水平段的两侧,位于同一侧的直井之间的间距为100米。
8.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稠油油藏用的采用蒸汽驱的井网结构的超稠油蒸汽驱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取符合预设条件的油藏;
在油藏中部署鱼骨水平井和多个直井,在鱼骨水平井的分支段上设置有分段堵塞装置,在直井上设置分层注汽装置;
使位于夹层下方的射孔处于打开状态,位于夹层上方的射孔以及所述分段堵塞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使直井与分支段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吞吐多个周期,从而实现井间热联通;
在热联通后转蒸汽驱,继续维持位于夹层下方的射孔处于打开状态,位于夹层上方的射孔以及所述分段堵塞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向直井持续注汽,从而使夹层下部的油层温度升高,从而使汽腔稳定扩展,加热的原油由分支段下部流入水平段;
当生产至油汽比低于极限油汽比,使位于夹层下方的射孔处于关闭状态,位于夹层上方的射孔以及所述分段堵塞装置处于打开状态,向直井持续注汽,使原油由分支段的上部流入鱼骨水平井并且采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稠油蒸汽驱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藏的油藏深度大于200米,油层厚度大于20米,油层渗透率大于200×10-3μm2,原油粘度大于10000mPa·s,原油密度大于0.90g/cm3,含油饱和度大于6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稠油蒸汽驱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生产过程中分支汽窜并严重干扰其它分支时,或某一分支开采接近生产末期,通过调节分段堵塞装置将对应的分支段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04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注气压力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藏开采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