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多用式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0237.X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0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桂芳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16;A47J36/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多用 炒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多用式炒锅,包括把手和锅体,所述锅体的底部为双层式结构,在锅体内的底部中央设有圆片形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锅体间形成一储料空腔,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底端的隔离板上均对应设有弧形凸起,所述锅体的顶部卡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央底端固定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立柱、连接架、转轴、叶片和电机组成。本发明自动多用式炒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放了人力,提升了加工的效率,并能有效的去除原料中的沙子、小石子、骨头等硬质组织碎片等物质,有效的提升了食用者的食用感受,也增强了对食用者健康的保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多用式炒锅。
背景技术
炒菜或制备炒货时,通常菜品或原料中会残存有沙子、小石子、骨头等硬质组织碎片等,此类物质若混于成品内,不仅会影响食用者的食用口感,若被误食到身体里甚至会对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最好消除此类物质的存在。在炒菜或制备炒货时,还需要加入八角、花椒等提香等作用的辅料,而此类辅料多不会直接食用,掺于成品菜品内同样会影响食用者的口感,而将其挑出又较为麻烦。此外,当工作量较大或人们时间较少时,人工炒制会较为费力且不易实施,同时也不利于效率的提升,因此现在家庭对于自动化的炒锅需求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多用式炒锅,可有效的解放人力,提升食用者的口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多用式炒锅,包括把手和锅体,所述锅体的底部为双层式结构,在锅体内的底部中央设有圆片形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锅体间形成一储料空腔,所述隔离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每个通孔底端的隔离板上均对应设有弧形凸起,所述锅体的顶部卡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央底端固定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由立柱、连接架、转轴、叶片和电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底端的弧形凸起内均设有腔道,所述腔道的直径与隔离板上的通孔的直径相同,两者间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板外周的下表面上设有外螺纹,锅体内对应的位置设有内螺纹,隔离板通过螺纹实现与锅体间的可拆卸连接固定,所述隔离板上表面的四周还设有凹槽,凹槽位于通孔的四周,呈环形对称分布,所述凹槽是隔离板拆卸的受力部位,便于隔离板的拆卸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空腔的最高高度为锅体内总高的5~8%。
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由环形架、加强筋、齿轮和电机组成,所述加强筋焊接固定于环形架的内部,所述齿轮固定在环形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加强筋上,所述锅体的顶部内侧凸台上设有一环形齿条,所述转盘的齿轮卡放在环形齿条上,所述电机可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转盘在环形齿条上圆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的电机固定在立柱上,连接架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卡放在转轴两侧,叶片固定于转轴的外周上,所述电机可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叶片旋转运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自动多用式炒锅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放了人力,提升了加工的效率,并能有效的去除原料中的沙子、小石子、骨头等硬质组织碎片等物质,有效的提升了食用者的食用感受,也增强了对食用者健康的保护,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隔离板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为隔离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转盘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桂芳,未经陈桂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50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复底不锈无油烟铁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炒菜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