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电磁阀开关状态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9354.4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肖曾祥;陈仁恒;刘海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硕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1 | 代理人: | 李晓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控制电路 以及 开关 状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电磁阀开关状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开关的工业装置,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在家庭、公共场所或者工业场所用来控制介质的流动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参数;其在消防领域显得格外重要,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磁阀产品本身均没有可以检测电磁阀是否有效关闭或者有效打开的检测装置或者方法。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以下情况:电磁阀没有连接好,导致当微处理器发出关闭阀门信号时电磁阀未能正常关闭;或者微处理器发出关闭阀门信号,但电磁阀阀门被异物堵塞,导致电磁阀不能关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电磁阀控制电路以及电磁阀开关状态检测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电磁阀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电磁阀,所述第一继电器同步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继电器同步控制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所述电磁阀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和第三开关的一端,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开关和第四开关的一端,所述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在外部电源的二极,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在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微处理器的第三I/O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在直流电源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微处理器的第二A/D端,所述第二A/D端还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A/D端连接第三电阻用于采集第三电阻的电压,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分别受控于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第二I/O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处理器的第四I/O端连接数据通信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五I/O端连接关阀按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外部电源为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容为极性电容。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关闭按钮或者数据通信接口接收到关闭电磁阀的信号。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关闭电磁阀的信号时,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控制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断开,微处理器的第二I/O端控制第二继电器的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闭合,延时2-5秒,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控制第二继电器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断开。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磁阀的电磁阀开关状态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微处理器的第二I/O端控制第二继电器使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断开;
(2).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控制第一继电器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断开;
(3).微处理器的第三I/O端输出低电平控制三极管导通,延时1毫秒时间;
(4).微处理器的第三I/O端输出高电平控制三极管截止,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控制第一继电器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闭合,微处理器的第一A/D端连续采样第三电阻的电压并开始计时,直至样第三电阻的电压等于0V时停止计时,计算采样时间为T1;
(5).微处理器的第一I/O端控制第二继电器使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断开;
(6).采样时间T1>系统预设时间T,则说明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采样时间T1<系统预设时间T,则说明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系统预设时间T由电磁阀的线圈参数确定。
本发明巧妙地运用电磁阀控制电路的基本特性,增加了电压采样电路,增加隔离电路,实现了电磁阀开关状态的自检,其具有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性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9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