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形转向机构的全局优化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48731.2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君安;胡亚辉;董皓;段亚斌;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转向 机构 全局 优化 计算方法 | ||
1.一种梯形转向机构的全局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转向横拉杆、转向节臂,两转向节臂与转向横拉杆通过球销铰接,其转向节臂另一侧与转向轮部分铰接;
具体优化步骤如下:
(1)以阿克曼转向理论为依据,将梯形转向机构物理模型简化成二维平面模型;
(2)以梯形机构杆长作为全局优化变量,以瞬心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对梯形转向机构进行全局优化,采用等值线图方法做出全局解,在全局解里边得到所要优化的梯形杆长之间的关系;
(3)对于确定的杆长之间的关系,在全局解的范围内找到对转向瞬心的误差影响非常小的一系列的最优值,从而得到了杆长优化后的一系列全局最优解;
(4)确定杆长之间的关系后,根据汽车轴距和主销延长线与地面之间交点的距离,在全局最优解的范围内对转向机构的尺寸进行选配,不需要再对梯形机构进行繁琐的优化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转向机构的全局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对梯形转向机构进行优化时候,选取杆长作为全局优化变量,通过已知的变量参数建立起杆长的数学表达式,求出全局变量的全局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形转向机构的全局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杆长和节臂相应的取值范围内,研究在不同取值的情况下,L1、L2对瞬心位置的影响,并绘制出全局区域瞬心位置误差云图,得到全局区域内对瞬心位置影响很小的区域,在影响较小的区域内寻找合适的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形转向机构的全局优化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把对瞬心位置误差影响相同这些点全部找出来,做出的图形即为等值误差云图,在很小的影响区域内的点则是我们要找的点,通过控制对瞬心的误差影响最小,即为满足设计要求的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7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