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脱水浓缩固液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8530.2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7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桂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脱水 浓缩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浓缩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在处理过程中大都采用污泥脱水装置来将剩余污泥中的泥和清水分开。污泥脱水装置主要由搅拌调制罐和污泥脱水机组成,污泥脱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污水经生化处理后产生的剩余污泥(含水率约为99.6%),通过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在搅拌调制罐内混匀后,进入污泥脱水机絮凝脱水,污泥脱水机将剩余污泥中的水和泥分开,清水可返回到污水处理系统,达到剩余污泥减量的目的。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处理的剩余污泥含泥量较低,一般为0.4%左右,剩余污泥经絮凝后清水量大,清水分离出去的速度慢因而影响污泥脱水机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脱水浓缩固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污泥脱水浓缩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列的分离罐,分别为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需要分离的滤液通过进液管泵入污泥管进入所述第一分离罐,所述第一分离罐底部设置两排挡液板,所述挡液板为圆锥形板,滤液经过挡液板沉积后,打开第一分离罐和第二分离罐连接处的阀门进入第二分离罐,所述第二分离罐底部挡液板处通过外部设置的循环泵抽液。
所述第一分离罐腰部向外设置第一排渣口,其底部和第二分离罐一样设有底部排渣口和排液口。
所述分离罐污泥管上方安装一根排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多次循环自然沉降的方式,利用特殊的挡液板结构分离罐,不仅沉降效果好,降低了电耗、水耗、设备损耗、设备维护维修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分离罐,2-第二分离罐,3-污泥管,4-进液管,5-第一排渣口,6-挡液板,7-底部排渣口,8-排液口,9-排气管,10-阀门,11-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污泥脱水浓缩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并列的分离罐,分别为第一分离罐1、第二分离罐2,需要分离的滤液通过进液管4泵入污泥管3进入所述第一分离罐1,所述第一分离罐1底部设置两排挡液板6,所述挡液板6为圆锥形板,滤液经过挡液板6沉积后,打开第一分离罐1和第二分离罐2连接处的阀门10进入第二分离罐2,所述第二分离罐2底部挡液板处通过外部设置的循环泵11抽液,所述第一分离罐1腰部向外设置第一排渣口5,其底部和第二分离罐2一样设有底部排渣口7和排液口8,所述分离罐污泥管3上方安装一根排气管9。
工作原理:通过循环泵,将需要分离的滤液,泵入沉淀循环第一分离罐1的进液管4,滤液从进液管4的底部流出,随着滤液的增加,滤液慢慢漫过圆锥形的挡流板6,滤液中的挡流板6,加速滤液中的悬浮铝粒子沉降,由于挡流板6设计成圆锥形,便于沉积在圆锥形侧面的铝粒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快速沉积到圆锥底部。沉积一段时间,打开阀门10,使第一分离罐1沉淀后的滤液进入第二分离罐2,进行二次沉淀,如果二次沉淀达到沉淀要求,通过循环泵11抽走,如果,没有达到要求,通过循环泵11泵入第二分离罐2再次沉淀。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8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蔬菜专用粉状农药
- 下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