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7989.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英;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A23F3/4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5551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香 红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清香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荷叶,又称莲花茎、莲茎。是莲科属多年生草本挺水植物莲荷的叶。最大可达到直径60cm,以叶大、整洁、色绿为最佳。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荷叶还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等功效。
红茶是全球性大众饮料,其主要成分是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色素、芳香物质、糖类等12种物质,被溶解和人体吸收的活性成分不多,其生态环境、品种、原料、加工技术对红茶品质的感观评审和生态检测结果影响很大,研究发现:红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作用,消炎、助消化、利尿、防癌抗癌、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和调节免疫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对于茶叶的香味,成型都有很大的增进。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清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材:荷叶选用夏藕叶,以叶大、整洁、色绿为标准,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2)采摘:以石阡野生藤茶作为鲜叶原料,夏至时节采摘,以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为主;
(3)萎凋:将采摘好的鲜叶选取,均匀摊放在竹篱上,置于封闭房间,进行萎凋;
(4)杀青:将萎凋处理的茶叶投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微波杀青;
(5)揉捻:将经过微波杀青处理的茶叶,进行手工热揉捻,再放入揉捻机,进行冷揉捻,揉捻时间50~100min。
(6)发酵:在发酵摊放茶叶的竹篱上垫上夏藕叶,将揉捻处理好的茶叶放在夏藕叶上,夏藕叶与茶叶同时发酵;
(7)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放入烘干室,采用热风烘干;
(8)包装:筛选,去除杂质,包装,即可。
所述步骤(3)中,萎凋温度控制在25℃~32℃,以1.2cm~2.4cm厚度均匀摊放,摊放2.5~5.5小时,晾至含水量70%~82%。
所述步骤(4)中,微波杀青功率调节为1200~1800W,温度控制在200℃~260℃,杀青时间为1.5min~4min。
所述步骤(5)中,揉捻的工艺分为以下步骤:
(504)热揉捻:微波杀青处理后的茶叶,温度降至60℃~80℃时,用夏藕叶包裹,进行手工揉捻,揉捻时间为30~55min;
(505)热揉捻结束后,将夏藕叶打开,放松5~10min;
(506)冷揉捻:将热揉捻处理结束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加入新鲜夏藕叶一并进行冷揉捻,揉捻时间为20~45min。
所述步骤(503)中,冷揉捻工艺采用轻压力-重压力-无压力-轻压力揉捻,细胞破碎率为70%~88%。
所述步骤(6)中,发酵室温度控制在15~25℃,发酵时间为12~16小时。
所述步骤(7)中,烘干室内放置热风机,温度控制在45℃~80℃,烘干时间为1~3天。
本发明有益效果:
1、红茶制备过程中,茶叶杀青后,余温还在,用荷叶包裹进行热揉捻,在此过程中,将荷叶的清香揉捻进茶叶中,在茶香散发的同时,吸收荷叶的清香,待热揉捻温度降低,再将茶叶和荷叶放入揉捻机中,加入新鲜荷叶,一并进行冷揉捻,定型的同时,更加固定茶叶的清香。
2、采用本发明使制得的红茶茶叶条形完整,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红润透亮,口味清爽,清香味高远长久,又有消暑健脾的功效,是制作红茶的又一上佳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清香红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石阡正岩苔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