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7879.4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篠田翔吾;猪饲聪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2P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控制 装置 | ||
具有多个轴的机床中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多个电动机控制部,该多个电动机控制部对用于驱动各轴而设置的各电动机进行控制;异常检测部,其设置于多个电动机控制部中的至少一个电动机控制部,该异常检测部在检测出由设置有异常检测部的电动机控制部控制的电动机所驱动的轴的异常的情况下,输出异常检测信号;安全动作控制部,其设置于与设置有异常检测部的电动机控制部不同的电动机控制部,安全动作控制部在接收到异常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对电动机进行控制使得工具不再与工件接触;以及通信部,其向安全动作控制部发送从异常检测部输出的异常检测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多个轴来利用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中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中,电动机被用作用于对安装有工具、工件的轴进行驱动的驱动源。例如,在利用相分开的轴对工具和工件进行控制的具备多个轴的机床中,当某些异常的负荷施加于工具与工件之间时,工件、工具会发生损坏或变形,根据情况还有可能发展为机床本身或包含该机床的生产线的故障。因此,在某些异常的负荷施加于工具与工件之间的情况下,进行使工具退避(离开)到安全的位置的动作(下面,有时仅称为“安全动作”。),使得工件与工具不接触。
例如,如日本特开2005-17649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已知如下一种技术:在具备以机械方式结合的2个轴的机床中,产生异常的驱动装置将状态信息传输到控制器和未产生异常的其它驱动装置,产生异常的驱动装置使电动机以预先决定的规定的减速方法停止,未产生异常的驱动装置基于产生异常的驱动装置的状态信息来以规定的方法停止。
在利用相分开的轴对工具和工件进行控制的具备多个轴的机床中,以往以来,利用设置于电动机的负荷监视部检测施加于工具与工件之间的负荷来作为电动机所受到的负荷。
然而,在安装有工具的轴与电动机之间存在如滚珠丝杠、联轴器、减速机等那样的连结机构的情况下,到工具中出现的异常负荷经由连结机构传播至电动机为止要耗费时间。也就是说,到设置于电动机的负荷监视部检测出工具中产生的异常负荷为止存在时间滞后,因此可以说基于该负荷监视部的检测结果而开始的安全动作相对于产生异常负荷时延迟很久才进行。在这种时间延迟的安全动作中,有可能无法使工具从工件退避,工件、工具会发生损坏或变形,根据情况还会发展为机床本身或包含该机床的生产线的故障。
另外,当在轴与电动机之间存在连结机构时,电动机还从连结机构受到摩擦等力,因此不能说利用在与轴之间存在连结机构的电动机处设置的负荷监视部监视出的负荷准确地表示了施加于工具与工件之间的负荷。这种负荷监视部的不准确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导致安全动作的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期望如下一种电动机控制装置:在使用多个轴来利用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中,在产生异常时能够尽早确保工件与工具不接触的安全的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式中,使用多个轴来利用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机床中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具备:多个电动机控制部,该多个电动机控制部分别对用于驱动各轴而分别设置的各电动机进行控制;异常检测部,其设置于多个电动机控制部中的至少一个电动机控制部,该异常检测部在关于由设置有异常检测部的电动机控制部控制的电动机所驱动的轴检测出异常的情况下,输出异常检测信号;安全动作控制部,其设置于与设置有异常检测部的电动机控制部不同的电动机控制部,该安全动作控制部在接收到异常检测信号的情况下,对用于驱动设置有工具的轴的电动机进行控制使得工具不再与工件接触;以及通信部,其在各电动机控制部之间进行通信,该通信部向安全动作控制部发送从异常检测部输出的异常检测信号。
在此,也可以是,异常检测部设置于对直接驱动电动机或直线电动机进行控制的电动机控制部。
另外,电动机控制部是与数值控制部相独立地设置的,该数值控制部生成用于基于加工程序来对机床的轴进行驱动的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7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