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46941.8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石岩;钟文琪;陈曦;刘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fd 数值 模拟 智能 建模 锅炉 燃烧 优化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DCS控制系统接口、CFD计算集群、样本数据库集群、智能建模集群、中央处理集群和人机界面,通过对CFD模拟样本和历史运行样本进行存储、建模和优化,实现了机组随电网负荷指令、入炉煤煤质特性、过量空气系数等变化的最优配风方式实时匹配。本发明中CFD数值模拟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建模的准确性,优化时可直接调用DCS控制系统实现闭环控制,使配风方式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实现机组燃烧热效率和NOx排放的实时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尤其涉及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火电机组环保要求日趋严格,如何在污染排放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已经成为国内火电机组普遍面临的难题。配风调节作为火电机组燃烧过程中重要的调节方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和污染物生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更好的调整配风方式成为提高锅炉热效率和降低污染物的重中之重。现有情况下,大多数机组采用串级氧量控制配风,或者通过运行指导原则和人工经验控制配风,这就导致了锅炉燃烧难以稳定在最佳状况,从而造成锅炉效率低、NOx排放量高,甚至出现偏烧,结渣等恶劣情况。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根据负荷、煤质实时调整配风方式的方法,使锅炉在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的前提下取得最高燃烧效率。
目前针对锅炉配风方式的优化方案主要采用神经网络等智能建模方法,以电厂少量运行数据和实验数据为样本建立锅炉特性模型,根据以上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等方法对配风方式进行优化,例如专利ZL03231306.3和专利CN106327021A公开的方法。但是以上方法在进行锅炉建模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电厂运行工况大多集中在高负荷,缺乏中、低负荷的数据样本,同时为了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往往保持单一的配风方式,因此用于建模的数据样本覆盖范围小且相互之间独立性差;另一方面,现有建模过程中模型输入参数较多,易发生过拟合现象。以上两个问题严重影响了锅炉特性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导致优化失败。如何在建模过程中丰富数据样本减少参数输入,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优化的可靠性,是锅炉配风方式优化的主要问题。另外现有的人工调节配风方式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电网负荷指令又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一种能够对负荷变化进行快速响应的配风调节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及方法,其中CFD数值模拟技术的使用提高了建模的准确性,优化时可直接调用DCS控制系统实现闭环控制,使配风方式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实现机组燃烧热效率和NOx排放的实时优化。
技术方案:本发明基于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包括DCS控制系统接口、CFD计算集群、样本数据库集群、智能建模集群、中央处理集群和人机界面,DCS控制系统接口与CFD计算集群通过信息传输网络分别将历史运行样本和CFD模拟样本传输到样本数据库集群中保存;智能建模集群调用样本数据库集群中存储的数据,选择智能算法进行建模,并将锅炉热效率预测模型和NOx排放量预测模型传输到中央处理集群;中央处理集群在接收模型的同时,调用DCS控制系统接口中锅炉实时运行的参数进行配风方式的寻优,使机组燃烧热效率和NOx排放达到组合最优值。
采用CFD数值模拟和智能建模的锅炉燃烧优化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CFD计算集群计算CFD模拟样本;
(2)分析并完善历史运行样本;
(3)将CFD模拟样本和完善后的电厂实际历史运行样本存储在样本数据库集群中,以供智能建模集群调用;
(4)智能建模集群接收来自样本数据库集群中的样本,使用智能算法进行训练;
(5)在中央处理集群中进行配风方式的优化;
(6)建立人机界面以保证运行人员对整个燃烧优化配风系统的监视与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