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6492.7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3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庆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云水窑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14 | 分类号: | C03C8/14;C04B33/34;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烧成 局部 浮雕 陶瓷制品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该种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包括陶瓷坯体,陶瓷坯体上设有凸出于陶瓷坯体的釉浮雕层,所述釉浮雕层组成包括陶瓷坯体、长石、石英、高岭土、蛙目土、锂辉石、二氧化钛、氧化锆、色料,其中陶瓷坯体与陶瓷坯体的组分相同。本发明提供的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通过浮雕釉在陶瓷表面形成凸起的浮雕造型,釉浮雕造型一次烧成,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釉浮层与陶瓷坯体结合紧密,牢固,浮雕效果立体感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陶瓷釉面,其图案平滑,缺乏立体感;而通常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在陶瓷坯体上加工浮雕形状,再施釉,釉烧形成有立体浮雕的陶瓷,但这种做法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改变传统浮雕的加工方法,提供一种高效、成本低的浮雕的加工方法是陶瓷生产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如申请号为03114204.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在陶瓷釉面上产生凹凸浮雕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花纸涂料,使用该种方法制作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制作凸起的浮雕造型时,则需将陶瓷的大部分表面都贴上花纸,才能实现将纹路凸出陶瓷表面,生产成本高、工艺难度大;二是花纸表面的涂料与不同陶瓷坯体的结合程度肯定不同,适用性差,容易导致浮雕脱落、结合不紧密;三是印刷的花纸需要排膜、施釉、再釉烧,后施釉的方式容易影响浮雕图案的纹路,对细小的纹路表达不清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具有浅浮雕图案的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申请号为:CN201611192478.4)该种方法制备的浅浮雕图案的陶瓷制品上依次设有底层釉和浅浮雕釉层,该种陶瓷制品制作时需将吸水介质浸入浅浮雕釉浆中,再将吸收浅浮雕釉浆的浮雕吸水介质固定于陶瓷坯体上。该种具有浅浮雕图案的陶瓷,制方法尤其适合对浅浮雕图案有精细要求的陶瓷制品,随着市场的变化,继续一种生产效率快的浮雕陶瓷制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及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包括陶瓷坯体,其特征在于,陶瓷坯体上设有凸出于陶瓷坯体的釉浮雕层,所述釉浮雕层组成按照重量份计如下:陶瓷坯体30-35份、长石25-30份、石英10-15份、高岭土10-15份、蛙目土5-10份、锂辉石5-10份、二氧化钛0.5-1份、氧化锆0.5-1份、色料0-5份,其中陶瓷坯体与陶瓷坯体的组分相同。
优化的,釉浮雕层组成按照重量份计如下:陶瓷坯体33份、长石28份、石英12份、高岭土11份、蛙目土6份、锂辉石8份、二氧化钛1份、氧化锆1份。
优化的,釉浮雕层组成按照重量份计如下:陶瓷坯体31份、长石26份、石英13份、高岭土13份、蛙目土8份、锂辉石6份、二氧化钛0.5份、氧化锆0.5份、色料2份。
优化的,釉浮雕层组成按照重量份计如下:陶瓷坯体34份、长石29份、石英11份、高岭土12份、蛙目土6份、锂辉石5份、二氧化钛0.5份、氧化锆0.5份、色料2份。
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的制作工艺,制备上述的一次烧成的局部釉浮雕陶瓷制品,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陶瓷坯体,将陶瓷坯体素烧成型,制成陶瓷坯体;
步骤二,按照釉料原料配方称重配比,将陶瓷坯体、长石、石英、高岭土、蛙目土、锂辉石粉碎混合加入湿球磨机中均匀球磨;
步骤三,将混合球磨后的混合物中按照原料份数加入二氧化钛、氧化锆和色料;
步骤四,在陶瓷坯体上确定浮雕图案的轮廓,并在所需浮雕图案的轮廓处放空,而在轮廓以外的全部表面涂上憎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云水窑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云水窑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6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