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5981.0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3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滕悦;赵伟;黄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B60R22/36;B60R2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组件 | ||
1.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包括敏感爪、自适应座、固定基座、配重块、钢球,其特征在于:自适应座(140)的下端固定有配重块(160),自适应座(140)的上端穿过固定基座(180)的底部并与固定基座(180)的侧壁连接,钢球(130)置于固定基座(180)的篮(148)内,篮(148)具有凹陷的椭圆弯曲内表面,椭圆弯曲内表面的轴向夹角(α)小于横向夹角(β),敏感爪(120)的中部覆盖在钢球(130)上,敏感爪(120)的端部与固定基座(180)连接,敏感爪(120)的另一端部与棘轮(10)的齿(12)啮合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夹角(α)指篮(148)的左侧底面与右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所述的横向夹角(β)指篮(148)的前侧底面与后侧底面之间形成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敏感爪(120)包括卡合爪(122)、杠杆臂(126)、帽盖(124)和铰链组件(128),杠杆臂(126)的一端设有铰链组件(128),杠杆臂(126)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帽盖(124)并终止于卡合爪(122),卡合爪(122)与棘轮(10)的齿(12)配合,帽盖(124)具有圆形凹陷下表面,帽盖(124)覆盖在钢球(1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基座(180)包括上壳体(184)、下壳体部件和短轴一(186),上壳体(184)的前侧设有短轴一(186),上壳体(184)的底部与下壳体部件连接,上壳体(184)的顶部设有凹槽(182),凹槽(182)与卷收装置侧盖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部件包括下篮(194)和拱形部件(190),下篮(194)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拱形部件(190),拱形部件(190)上设有圆孔(192),下篮(194)的底部设有长方形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方形开口的开口长度(L)大于自适应座(140)及配重块(160)的旋转距离(x)。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敏感爪(120)的铰链组件(128)与固定基座(180)的短轴一(186)之间采用敏感销(1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适应座(140)包括上薄板(144)、下薄板(150)和篮(148),篮(148)横跨在两个上端凸起的下薄板(150)并悬置,下薄板(150)上设有T型开口(154),篮(148)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向上延伸的上薄板(144),上薄板(144)的上端凸起,上薄板(144)的外表面设有短轴二(142),短轴二(142)插入拱形部件(190)的圆孔(19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车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块(16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162),上端部(170)和下端部(166),侧面(162)上设有T型凸出结构(164),T型凸出结构(164)插入下薄板(150)的T型开口(154)内,侧面(162)紧贴下薄板(150),下端部(166)呈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59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带支架
- 下一篇:一种灌水后土壤导气率检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