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多桁拱肋竖转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5560.8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0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薛志武;黄朝晖;汪文霞;曾炜;郭强;周明生;谢道平;邓华明;侯晓勤;胥奇;张梦元;李曾曾;许超斌;阮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肋 半边 下端 副牵引索 上端 刚性梁 千斤顶 主牵引索 施工 大跨度 塔顶 锚点 锚固 拼装 串联 桥梁施工 同步张拉 向上转动 有效实现 主千斤顶 安装扣 绕转 转铰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大跨度多桁拱肋竖转施工方法。在刚性梁上拼装半边拱肋,将半边拱肋下端与刚性梁上的转铰连接,拼装完成后在刚性梁上安装扣塔,将主牵引索的上端与固定在扣塔顶端的主千斤顶串联,主牵引索的下端锚固在半边拱肋靠近其上端的第一锚点上,将副牵引索的上端与固定在扣塔顶端的副千斤顶串联,副牵引索的下端锚固在半边拱肋靠近其下端的第二锚点上,驱动主、副千斤顶按照以下公式同步张拉主、副牵引索,使半边拱肋下端绕转铰向上转动:本发明的竖转拱肋施工方法简单,有效实现了竖转的精确调整,提高了竖转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大跨度多桁拱肋竖转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组合桥式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刚性梁柔性拱组合结构,使拱与梁的受力方面优点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永久荷载不引起对桥墩的水平推力,改善了桥梁受力性能,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建筑高度,降低工程造价。随着桥梁规模越来越大,刚性梁柔性拱结构正呈现大跨度,多拱肋的发展特点。
刚性梁柔性拱桥采用先梁后拱,钢桁梁架设完成后在梁上拼装拱肋,竖转到位后空中合龙的方法是一种经济、快速、安全的施工方法。目前的柔性拱竖转施工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多拱肋柔性拱竖转由于同时提升桁片多,较两片或单片拱肋转体在受力控制、动作同步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2、柔性拱肋跨度大,纵向刚度小,转体过程变形量大,拱肋合龙必须有精确微调的能力;转体过程需要监控拱圈受力和变形,防止索力不平衡造成拱肋受扭或局部应力过大。
3、在转体过程中各角度索力的大小不断变化,为保证同步作业,以及各索力大小及主副索的受力匹配,必须对各位置千斤顶提升的速度与压力进行精确调控。
4、在转体过程中索力始终是变化的,扣塔偏移量也是变化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塔偏不超过许用范围也是本类工程的一个难点。
如专利号为“CN101200879A”的名为“多跨连续拱桥拱肋竖转技术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拱肋竖转的方法,通过两根吊索连接拱肋,拱肋一端可沿顺桥向转动地铰接连接于主梁上,拱肋的自由端与一根吊索的下端锚固,另一根吊索的下单锚固在拱肋的中间位置,吊索的上端与索塔连接处设置有千斤顶,通过千斤顶协同作用拉伸拱肋沿铰支点转动。但实际上,如何同步张拉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步张拉是如何同步,如何保证两条牵引索均参与受力张拉。由于两根吊索的长度和倾斜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同步张拉,同速率张拉,那将造成处于拱肋中间的吊索受力逐步增大,处于拱肋自由端的吊索受力逐步减小,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造成由于受力不均而破坏拱肋,难以完成竖转施工流程。实际施工时,只能保证大致的同步运行,通常是缓慢张拉,观察控制拱肋的竖转情况,及时对千斤顶进行调整,以此来达到安全竖转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观察只是大致范围的确定,并不能真是反应竖转的情况,因此也不能达到完全控制两根吊索同步运转运作的效果,实际应用时还是不能控制拱肋竖转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拱肋竖转施工中不能控制两根吊索提升同步性影响整个拱肋竖转施工安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大跨度多桁拱肋竖转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跨度多桁拱肋竖转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刚性梁上拼装半边拱肋,将半边拱肋下端与刚性梁上的转铰连接,拼装完成后在刚性梁上安装扣塔,将主牵引索的上端与固定在扣塔顶端的主千斤顶串联,主牵引索的下端锚固在半边拱肋靠近其上端的第一锚点上,将副牵引索的上端与固定在扣塔顶端的副千斤顶串联,副牵引索的下端锚固在半边拱肋靠近其下端的第二锚点上,驱动主、副千斤顶按照以下公式同步张拉主、副牵引索,使半边拱肋下端绕转铰向上转动:
其中:L—半边拱肋与主千斤顶之间的主牵引索长度,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5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