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常减压装置的高温缓蚀剂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3975.1 | 申请日: | 201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7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程晓婷;李洪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翔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36;C23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压 装置 高温 缓蚀剂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化炼化常减压装置高温缓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肪酸氨基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田不断加大开采深度及大量高酸原油的进口,我国原油日益重质化、劣质化,其酸值不断提高,对原油加工设备的腐蚀越来越严重,腐蚀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环烷酸腐蚀是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炼油厂采用加注不同缓蚀剂的措施来减轻不同装置中不同部位的腐蚀情况。
脂肪酸氨基酰胺缓蚀剂是针对石油炼化设备中高温部分腐蚀而立项的。主要用作高温缓蚀剂,在350-500℃高温情况下能够稳定存在,起到很好的缓蚀效果。
在炼油装置高温部分脂肪酸氨基酰胺缓蚀剂很好的溶解分散于原料油中,其中极性基团在较高温度时能与环烷酸反应,反应物吸附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种多中心、多层次的吸附性保护膜;同时部分缓蚀剂与环烷酸直接作用,生成大分子量的环烷酸酯,从而在金属表面建立吸附平衡,将环烷酸等有机酸和金属表面隔离,达到保护材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脂肪酸氨基酰胺及其制备方法,由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脂肪酸氨基酰胺可作为高温缓蚀剂,具有加药量低、成膜效果好、缓蚀性能显著等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脂肪酸氨基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一种长碳链脂肪酸与一种长碳链丙撑二胺在一种携水剂的作用下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缩合反应。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缩合反应具体为:
所述长碳链脂肪酸与所述长碳链丙撑二胺以摩尔比1:2-2.5在烃类溶剂中,在携水剂的作用下,于130-190℃回流分水反应至无水生成,得到脂肪酸氨基酰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碳链脂肪酸选自C10-C32直链或支链烷烃的脂肪酸。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碳链丙撑二胺选自C10-C32直链或支链烷烃的丙撑二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携水剂为石油醚,二甲苯或环已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长碳链脂肪酸与长碳链丙撑二胺缩合方法制备得到的脂肪酸氨基酰胺具有油溶水分散的特性。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脂肪酸氨基酰胺作为石化炼化常减压装置高温部位缓蚀剂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势及有益效果在于:
1、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脂肪酸氨基酰胺,无需与其他助剂复配,即可起到常减压装置高温部位较好缓蚀作用,并且具有加药量低、成本低、成膜效果好、缓蚀性能优越等优点,可有效减轻因炼制高酸值原油对常减压高温部位造成的腐蚀。
2、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选用的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工业化连续性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脂肪酸氨基酰胺及其制备方法,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在配有温度计、恒压滴定管、搅拌器,分水器的三口烧瓶中通入氮气扫除氧气30min,依次加入一种长碳链脂肪酸1mol,甲苯20mol,升温至60℃,搅拌预热30min,滴加长碳链丙撑二胺2mol,滴毕反应半小时升温至130—190℃回流分水,至无水生成,继续回流两小时停止反应,测酸值确定无脂肪酸剩余,反应完全,蒸馏出溶剂后即可得到棕褐色油状液体。
实施例2:
在配有温度计、恒压滴定管、搅拌器,分水器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一种长碳链脂肪酸1mol,甲苯20mol,升温至60℃,搅拌预热30min,滴加长碳链丙撑二胺2mol,滴毕反应半小时升温至130—190℃回流分水,至无水生成,继续回流两小时停止反应,测酸值确定无脂肪酸剩余,反应完全,蒸馏出溶剂后即可得到棕褐色油状液体。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翔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翔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9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癫痫药普瑞巴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沙芬酰胺氢溴酸盐及其一种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