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3783.0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4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华方;孙洁;徐雨哲;冯浩文;段凌;陈卓;卢记军;龚文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5/00 | 分类号: | B22C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泰山北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50 | 代理人: | 程千慧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玻璃 铸造 原位 再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以水玻璃旧砂堆放地为底构建培养池;
步骤S2、向培养池内注入水,并向水内添加氮盐、磷盐、钾盐和镁盐得到培养基;
步骤S3、将微藻群落投放到培养基内并进行微藻培养;
步骤S4、对水玻璃旧砂进行取样并对水玻璃旧砂的脱膜率进行检测,当水玻璃旧砂的脱膜率超过90%且培养池内的水体的pH值低于9时,停止培养;
步骤S5、对培养池内的脱膜后的水玻璃旧砂进行干燥后得到原位再生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以水玻璃旧砂堆放地为底构建池塘;
步骤S1.2、在池塘中心区域预埋一根用于水玻璃旧砂脱膜率的测试取样的空心管;
步骤S1.3、在水玻璃旧砂上表面和池塘侧壁铺设塑料膜,空心管外壁与塑料膜通过防水胶无缝结合,水玻璃旧砂上表面的塑料膜上还设置有多个孔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直径为0.01-1mm且设置在水玻璃旧砂上表面的塑料膜靠近池塘侧壁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培养基中含有0.01~0.1g/L的尿素,0.02~0.08g/L的K2HPO4,0.03~0.14g/L的MgSO4,0.01g~0.04g/L的CaCl2和0.04~0.16g/L的KH2PO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微藻群落中的藻类包括针杆藻、舟形藻、羽纹藻、星杆藻、直链藻、小环藻、脆杆藻、根管藻和双菱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培养基内的微藻群落含量为1.0×107~1×109个/L。
7.一种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池(1)和水玻璃旧砂(2),所述水玻璃旧砂(2)位于培养池(1)底部,所述培养池(1)内放置有培养基(3),所述培养基内放置有微藻群落(4),所述培养池(1)为以原有水玻璃旧砂堆放地为底构建的池塘,所述培养池(1)用于在原有场地上对旧砂进行原位再生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为以水玻璃旧砂堆放地为底构建的池塘,且在池塘中心区域预埋有一根用于水玻璃旧砂脱膜率的测试取样的空心管(5);在水玻璃旧砂上表面和池塘侧壁铺设有塑料膜(6),空心管外壁与塑料膜通过防水胶无缝结合,水玻璃旧砂(2)上表面的塑料膜(6)上还设置有多个孔洞(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群落(4)中的藻类包括针杆藻、舟形藻、羽纹藻、星杆藻、直链藻、小环藻、脆杆藻、根管藻和双菱藻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玻璃铸造旧砂原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内还设置有排灌及加热系统(8),所述排灌及加热系统用于向培养池内放水或抽水,向培养池充气或抽气,以及对培养基(3)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7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晶态铸造用型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叶轮叶片模具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