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排强启玉米直插穴播种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43513.X 申请日: 2017-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7615951B 公开(公告)日: 2020-06-12
发明(设计)人: 石林榕;赵武云;何秀成;戴飞;辛尚龙;张华;刘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C7/00 分类号: A01C7/00;A01C7/20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张真;张瑾
地址: 730070 ***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强排强启 玉米 穴播
【说明书】:

发明涉及农业耕种成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排强启玉米直插穴播种机。包括机架,其特点是所述的机架外部下端前方通过带座轴承与前轮轴连接,前轮轴中间位置设有差速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链轮机构与差速器连接,机架内部中端上侧安装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通过链轮机构与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电磁离合器通过链轮机构与水平速度补偿机构、共轭凸轮机构和排种装置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水平速度补偿机构下方设置有直插排种器,机架外部后端通过带座轴承与转向轴竖直连接,转向轴下端通过两根连杆与后轮连接,连杆中间通过电动推拉杆与转向轴上端连接。其有效缓解膜下播种及播种合格率受地面影响较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耕种成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强排强启玉米直插穴播种机。

背景技术

甘肃地理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地膜覆盖技术能最大效应增温保墒。目前国内多数覆膜播种机采用先播种后铺膜模式,出苗前需人工或者机械破膜放苗,增加作业工序和劳动强度。膜上打孔播种技术在膜上打孔播种,省去了放苗工序。

1993年陈晓光首次提出并直插播种原理。此后国内对直插播种进行大量研究。2001年刘军干等采用平行四杆机构应用于小麦直插式覆膜穴播机中。2010年赵建托等设计了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机直插式播种机,采用凸轮和曲柄组合机构控制成穴器,实现播种时间段成穴器水平绝对速度为零,解决了玉米播种机空穴率高、鸭嘴开启不可靠、撕膜等问题。甘肃农业大学先后针对西北地区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需求,采用凸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放大机构实现了成穴器的“零速”投种,解决了传统播种机作业时挑膜、撕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问题。通过应用转动导杆机构与正弦机构进行串联,结合强排播种机构,有效缓解采用穴播作业方式易出现的多粒、空穴与成穴器堵塞问题。针对西北地区制种玉米机械化播种问题,结合制种玉米播种条件和农艺要求,设计了前进速度补偿机构,由转动导杆机构驱动平行四杆机构进行机具前进速度补偿来实现成穴器入土播种和出土期间水平位移差接近零,该直插机构简单,可靠性高。

西北地区的“秋覆膜”和“顶凌覆膜”较传统覆膜优势明显,“秋覆膜”是秋季覆膜保住三月(7、8、9月)的降雨为来年4月种玉米发芽生根之用;“顶凌覆膜”是避免地表在“昼消夜冻”过程中损失墒情,然而播种难度较大。针对两种覆膜方式甘肃普遍仍采用人工或简易机械,劳动强度高、播种合格率低。国内研发成熟的膜上播种机几乎均以滚轮式播种机为主,播种较浅作物时,成穴器运动轨迹余摆线对地膜影响不大,较深作物时,易产生挑膜、刮膜等问题,西北多风会加剧膜孔开裂;同时,种子周围土壤扰动大,造成种子发芽周期较长。直插播种技术采用打孔器对地膜覆盖的土壤进行打孔,仅在穴孔位置开膜切开,利于保墒和抗旱,但现有技术被动直插穴播的播种性能受地面高低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强排强启玉米直插穴播种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强排强启玉米直插穴播种机,包括机架,其特点是所述的机架外部下端前方通过带座轴承与前轮轴连接,前轮轴中间位置设有差速器,前轮轴两端设置有前轮,机架内部前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链轮机构与差速器连接,机架内部中端上侧安装有电磁离合器,电磁离合器通过链轮机构与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电磁离合器通过链轮机构与水平速度补偿机构、共轭凸轮机构和排种装置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水平速度补偿机构下方设置有直插排种器,机架外部后端通过带座轴承与转向轴竖直连接,转向轴下端通过两根连杆与后轮连接,连杆中间通过电动推拉杆与转向轴上端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电瓶和把手。

所述的水平速度补偿机构设置在机架外部的中端,所述的共轭凸轮机构设置在机架外部前端的上侧,所述的排种装置设置在机架外部后端的上侧。

所述的排种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侧安装有大种箱,大种箱下侧对称安装有种盒,种盒内安装排种轮,排种轮通过排种轮轴与链轮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