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乘员安全保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3047.5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2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同磊;方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同磊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H04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乘员 安全 保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乘员安全确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社会,坐车外出偏远地方或可能安全有隐忧的地方,可能会担忧人身安全问题。特别是乘坐网约车往偏远或陌生地方时,是否安全难以预先判断。如果出行过程中实际发生了危险,特别是被有意犯罪分子威胁后,往往很难及时被发现,更无法得到及时救济。当前,虽然有APP可以自动将当前如位置情况发朋友圈以图他人知道自己行踪,但无法提供实际救助,且可能几周后才会有人发现此出行的异常。
发明内容
为了汽车乘员的安全有效保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事中监控安全并及时救济的方法,以补救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在汽车乘员,特别是网约车乘客,由于赶往目的地过程中可能出现自己无法控制的安全危机,且往往无法自己主动触发救援行动,因此通过在事前,上车前或上车后,往服务系统(此系统可以是安装有支持环境的计算机系统,网约车公司所有或其他服务机构所有)登记验证信息,并随后启动由他方来电确认安全情况的方式实现安全确认,则可以被动触发救援行动。从而建立一个确定的安全机制。其中验证信息可以包括个人姓名,电话号码,遇险联系人,验证码等信息。进一步的,验证信息还包括有人体生物信息,如面部视频信息,虹膜等。使用中,乘员可能还需进一步预约预计离车后一段时间的回访。或者,此预约时间点也可以由系统自动给出。
当约定的时间或系统指定得时间到了后,原登记系统所在机构或系统所在机构合作方发起回访原登记人。此回访可以使用人工电话呼叫,也可以是自动进行的自动呼叫。回访过程中,如果呼叫无法接通到回访的乘员,则可能乘员已经发生了危险,立刻启动包括直接救援、代为报警和联系其登记的联系人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提供快速及时的救助。而回访如果能联系上该乘员,通过视频监测或乘员自述发现其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被伤害,被困等,则同样发起直接救援、代为报警和联系其登记的联系人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从而提供快速、及时的救助。同时,如果乘员正确验证信息,如回答正确乘员预先登记的验证码,面部视频信息吻合等,并且状况良好则认为该乘员当前安全,结束本次安全保障过程。进一步的,验证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检测周边环境情况是否有潜在威胁,如不明身份人员等。技术方案的主要处理流程如附图1所示。
对于回访的时间,可以由系统判断合适的时候进行,即使乘员做了时间预约。
同时,当特别关切安全的时候,也可以乘车过程当中间断地回访。而通过同样的预先登记、随后回访也可以为非乘员的人提供安全保障。
另外的,也可以将此汽车乘员安全保障的方法应用到非汽车乘员。如为了保障普通个人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或其他日常活动安全,也可以采用同样思想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主要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具体描述部分实现方法。
一种实施方式为,意欲乘车的网约车用户A通过APP等形式向网约车公司预约准备用车出行。在通过网约车呼叫平台呼叫网约车之后,进一步预约安全协助服务。即往系统继续登记自己的用于验证的相关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完整姓名,自己设定的验证码,以及不安全情况发生后想要采取的措施,如选择了代为报警作为优选。网约车到达,用户上车,直至行程结束。
继续的,在预约的回访时间达到之后,系统运营方工作人员马上给此用户拨打电话。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于是立刻采取措施,即代为报警。此时用户A正被司机劫持勒索,警察及时赶到干预,用户A脱离危险。
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意欲乘车的网约车用户B通过APP等形式向网约车公司预约车辆,并在呼叫平台的系统进一步登记了安全保障要求。同时在系统登记了必要的验证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验证码,以及当不安全情况出现时的选择——直接救助,和预约1个小时后回访。
在预约的1个小时到来后,系统运营方工作人员电话呼叫用户B。电话接通,接电话方准确报出了验证码,从而确信是用户B在通话。得知用户B的车辆出现事故卡在偏僻的野外无法活动。于是系统运营方即刻按照约定派员直接赶往出事地点救援。从而及时帮助了用户B并避免了进一步的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同磊,未经金同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3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教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征地移民人口环境容量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