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2979.8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王雅明;童方平;李志荣;钟志勇;孙赣彦;蒋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夹心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装配式管廊发展迅速,与传统明挖现浇技术比较,其由工厂化预制生产,不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充分保证了预制件质量,可提高现场施工效率。装配式管廊在安装时由一节一节墙板与墙板、墙板与顶板、墙板与底板现场拼接或浇注形成。
其中,为了便于运输吊装,装配式管廊往往采取减小单节尺寸,以降低单节重量的办法,造成管廊沿线拼缝增多,容易留下漏水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管廊沿线拼缝增多而易留下漏水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装配式管廊防水性能以减小漏水隐患的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带有该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的装配式管廊。
更有必要提供一种该装配式管廊的施工方法。
一种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其包括:
桁架;
预制形成于所述桁架一侧的外预制层;
预制形成于所述桁架相对所述外预制层另一侧的内预制层;
位于所述外预制层与所述内预制层之间的现浇空间;以及
止水带,安装于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且预埋固定于所述现浇空间内的所述桁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包括现浇成型于所述现浇空间内且连接于所述外预制层和所述内预制层之间的现浇层,所述止水带预埋固定于所述现浇层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预制层一端的高度高于对应端所述内预制层的高度,且两者之间形成安装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还包括钢筋环,所述钢筋环预埋固定于所述外预制层和所述内预制层,且收容于所述安装缺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沿平行所述外预制层和所述内预制层的方向固定于所述现浇空间的所述桁架上。
一种装配式管廊,其包括上述所述的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板以及顶板,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包括多块,多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拼接形成侧墙,所述底板装配于所述侧墙的底部,所述顶板装配于所述侧墙或侧墙与中间墙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的所述侧墙中每相邻两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所述止水带通过焊接固定。
一种装配式管廊施工方法,用于装配形成所述的装配式管廊,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底部预先设置有止水带的两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拼接,并将两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止水带焊接固定,以整体形成装配式管廊的侧墙;
将拼接完成的所述侧墙的底部装配于底板上;
将顶板装配于所述侧墙的顶部;
将所述侧墙、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通过现浇连接形成整体装配式管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侧墙、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通过现浇连接形成整体装配式管廊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底板预留向上的连接钢筋由所述侧墙底部插入所述侧墙的现浇空间内;
将顶板预制层支撑于所述侧墙顶部的内预制层上,并将所述顶板预制层内的连接钢筋与所述侧墙对应端的桁架绑扎;
将顶板现浇层和每块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的现浇层浇注混凝土、振捣并养护;
做好防水工程并进行土方回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两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止水带焊接固定步骤包括:
额外截取小段止水带;
将截取的所述止水带连接于相邻两块所述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止水带之间,并进行焊接固定。
本发明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中,在工厂预制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时,预先将止水带固定安装于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桁架上;如此,在现场进行止水带连接时,只需要将预置于相邻两块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底部的止水带进行固定即可,以密封相邻两块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之间底部的拼接缝隙,减小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装配式管廊夹心墙板再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