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42923.2 | 申请日: | 2017-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栓;唐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点 菱形 边界图 子步骤 相干 属性计算 最大相干 有效点 时窗 地震 地震属性 地震资料 断裂特征 旋转中心 油藏描述 有效保障 重复执行 分布图 抗噪性 属性图 分辨率 断层 精细 刻画 | ||
公开了一种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根据地震资料,获得工区内的采样点分布图;步骤2:针对每个采样点,重复执行子步骤201‑203:子步骤201:针对采样点设定采样点坐标系和菱形边界图;子步骤202:以采样点为旋转中心,对菱形边界图进行旋转,获得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子步骤203:设定时窗,根据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的时窗内的数据,计算每个旋转角度对应的相干值,进而确定采样点的最大相干值;步骤3: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大相干值,获得工区的相干属性图。本发明能有效进行地震属性的计算,具有更好的断层方向性识别能力,分辨率较高,抗噪性较好,为精细的油藏描述、断裂特征刻画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和开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寻找油气最有效的方法,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经过室内精细的常规处理,得到了叠后数据体。为了油藏描述的需要,就要进行地震属性的计算,而大部分地震属性提取方式都是一种规则的计算,对地下地质条件变化小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的。当地质条件变化剧烈(各项异性)的情况下,就需要一种能够适合各种情况的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及系统,其能有效进行地震属性的计算,具有更好的断层方向性识别能力,分辨率较高,抗噪性较好,为精细的油藏描述、断裂特征刻画提供有效保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地震相干属性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根据地震资料,获得工区内的采样点分布图;步骤2:针对每个采样点,重复执行子步骤201-203:子步骤201:针对所述采样点设定采样点坐标系和菱形边界图,其中所述采样点作为所述采样点坐标系的原点和所述菱形边界图的长短轴交点,所述菱形边界图的长轴与所述采样点坐标系的X轴重合,所述菱形边界图的短轴与所述采样点坐标系的Y轴重合;子步骤202:以所述采样点为旋转中心,对所述菱形边界图进行旋转,获得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子步骤203:设定时窗,根据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的时窗内的数据,计算每个旋转角度对应的相干值,进而确定所述采样点的最大相干值;步骤3: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大相干值,获得所述工区的相干属性图。
优选地,获得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包括:将当所述菱形边界图旋转角度θ时处于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所有其他采样点标记为有效点。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所述菱形边界图的外接圆的外接正方形为扫描范围。
优选地,获得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有效点包括:在所述扫描范围内,将当所述菱形边界图旋转角度θ时处于所述菱形边界图内的所有其他采样点标记为有效点,并记录所述有效点的编号。
优选地,子步骤203包括:记录每个旋转角度的有效点的编号,根据每个旋转角度的有效点的编号,获取所述有效点的时窗内的数据,进而计算每个旋转角度对应的相干值。
优选地,根据以下公式(1)计算相干值:
其中,C3为相干值,C为有J道每道有N个样点组成的地震数据体,DN*J为协方差矩阵,其中DN*J为参与计算的由J道N个样点构成的地震子体,是DN*J的转置,Tr(C)为矩阵的迹,代表协方差矩阵的能量,λ1是最大特征值,代表占优的能量,cjj是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λj是矩阵非负特征值,J为参与计算的地震道数,j为参与计算的地震道编号。
优选地,所述菱形边界图的长短轴之比为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