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系统及智能电子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2675.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康;庞德志;刘玉诚;胡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锁 工作 日志 存储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系统及智能电子锁。
背景技术
对于安全及保密要求较高的地方,传统的机械锁正在被高安全性及高机密性的智能电子锁逐步替代,但对于某些机密场所,不仅仅需要极高的安全性及极高的机密性,比如银行保险库及国家秘密军事基地等。
比方说,现有技术中已有的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包括:服务器、智能电子锁、电子钥匙及移动终端,服务器上安装有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可进行权限管控等功能,而移动终端可以接收管理平台所发送来的操作命令发送至电子钥匙,而后电子钥匙插入智能电子锁开启门锁。
虽说上述系统可以实现授权开启的功能,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及机密性;但当恶性事件发生后如何尽快挽回损失,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却并无涉及。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系统及智能电子锁,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在恶性使用权限开启智能电子锁的事件发生后,无法帮助用户尽快挽回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方法,其中,所述智能电子锁解锁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
智能电子锁记录并保存工作日志,所述工作日志包括:锁体被打开时间及开锁指令来源;
智能电子锁将记录并保存的工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之前还包括步骤:
安装于服务器内的后台管理平台预先为电子钥匙及智能电子锁编号,并按照编号分配电子钥匙的开锁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于服务器内的后台管理平台预先匹配电子钥匙与智能电子锁之后,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之前还包括步骤:
电子钥匙发送开锁指令;
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具体为:
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并根据电子钥匙编号验证其开锁权限,若验证通过则控制打开锁体。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之前,安装于服务器内的后台管理平台预先为电子钥匙及智能电子锁编号,并按照编号分配电子钥匙的开锁权限之后还包括步骤:
安装于服务器内的后台管理平台预先为操作员分配账号或接收操作员请求创建账号,并根据账号及智能电子锁编号为操作员分配开锁权限。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于服务器内的后台管理平台预先为操作员分配账号或接收操作员请求创建账号,并根据账号及智能电子锁编号为操作员分配开锁权限之后,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之前还包括步骤:
安装于移动终端内的应用程序接收操作员操作登录账号;
移动终端与智能电子锁进行蓝牙连接;
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具体包括步骤:
移动终端发送开锁指令至智能电子锁;
智能电子锁接收移动终端所发送来的开锁指令,根据所述应用程序内的操作员账号验证操作员的开锁权限,若验证通过则控制打开锁体;
或者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具体包括步骤:
智能电子锁读取应用程序内的操作员账号信息,验证操作员的开锁权限,若验证通过则提示移动终端权限验证已通过;
移动终端发送开锁指令至智能电子锁;
智能电子锁接收移动终端所发送来的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接收开锁指令,控制打开锁体之前还包括步骤:
智能电子锁通过其内设置的RS485连接FSU,进而连接服务器;
服务器经由FSU发送开锁指令至智能电子锁。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将记录并保存的工作日志上传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步骤:
智能电子锁接收操作员操作,控制锁体闭合;
智能电子锁内的锁舌传感器检测锁体是否锁死,若否则发送信号至蜂鸣器和/或指示灯;
蜂鸣器和/或指示灯提示操作员锁体未锁死。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电子锁的工作日志存储系统包括:
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智能电子锁发送来的工作日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26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结膜和粘结膜筒
- 下一篇:用于制备可手撕织物胶带的装置以及相关的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