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1627.0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强;徐宇良;唐强;温惠清;张余;沈偲昳;汤津;沈超;陆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8 | 分类号: | E02D19/18;E02D29/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韩超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地下 防渗 隔离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竖向设置的墙体、设置在所述墙体内的每层所采用材料各不相同的至少两层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设置方向与墙体平行,至少一层所述的功能层为膜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采用的材料包括丁基橡胶卷材、氯化聚乙烯橡胶卷材、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卷材、氯丁橡胶卷材、聚乙烯土工膜、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或聚氯乙烯土工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采用的材料包括聚丙烯腈碳基纤维膜、电纺纳米纤维膜、氟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凹凸棒石/活性炭纳米复合材料或丙烯酰胺复合型高吸水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功能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采用水泥-膨润土或土-膨润土。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需设置防渗隔离墙的位置挖掘成槽,槽内注入护壁泥浆,将功能层膜状材料沿槽线铺设,且相邻两片所述膜状材料进行拼接,在所述膜状材料的下部悬挂负重块;
b.将所述膜状材料缓慢沉入护壁泥浆,沉入过程中保持膜的平整度与垂直度;
c.将所述膜状材料沉入到设计标高;
d.在所述槽内注入墙体材料将所述护壁泥浆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通过开槽机来进行挖掘成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通过粘接法或热焊接法来对相邻两片膜状材料进行拼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地下防渗隔离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墙体材料为水泥膨润土固化浆液或土-膨润土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大学;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6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桩止水帷幕辅助槽内降水施工工法
- 下一篇:一种举升塔吊基础安装方法